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2-0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奋斗粤梅/摄

    摘要:

  • 立春吃糕

    摘要:在我的家乡,人们习惯将立春这一节气称为“高春”。“高”字,充分体现了立春在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地位。每一个节气的计算都是非常精确的,例如今年的立春是2月4日22时58分39秒,那一刻,乡亲们会在八仙桌上

  • 徽州“寸金糖”

    摘要:徽州名点“寸金糖”,是古徽州泱泱传统糕点大海中的一款极富文化内涵和警世韵味的名点。过去,这“寸金糖”只有在春节期间才能品尝到。如今,随着黄山向着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阔步迈进,“

  • 一碗元宵的岁月情怀

    摘要:人们常说,过了元宵节才算真正过完年。小时候,每逢元宵节,大街上热闹非凡,各种民俗文化表演隆重登场,扭秧歌、踩高跷、猜灯谜、玩花灯,大人、孩子都涌上街头,这里看看那里瞧瞧,玩得开心尽兴。除了这些游玩活动

  • 故乡的板凳龙

    摘要:堂兄前几日打来电话,让我元宵节带着家人回老家看龙灯。想起故乡闹元宵那热闹的场面,我便立即答应下来。以往,进入腊月后,乡亲们在置办年货的同时,也忙着赶制元宵节花灯,可见他们对于元宵节灯会的重视。造型迥异

  • 春到机砂厂

    摘要:连日来,皖南大地新绿萌动,春染枝头。傍晚行车途中,不经意间向窗外望去,突然看见了我们曾经奋斗过的旌德机制砂智能工厂的门牌,赶忙掉转车头,一头扎进了厂里。当时已是下班时间,偌大的厂区静悄悄的,入口处5间

  • 舞龙欧宗涛/摄

    摘要:

放大 缩小 默认

徽州“寸金糖”

   期次:第8010期   作者:□江春

徽州名点“寸金 糖 ”,是 古 徽 州泱泱传统糕点大海中的一款极富文化内涵和警世韵味的名 点 。 过 去 ,这“ 寸 金 糖 ”只 有 在春节期间才能品尝到。如今,随着黄山向着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 阔 步 迈 进 ,“ 寸金糖”制作技艺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 表 性 项 目 ,“ 寸 金 糖 ”也 成 为一 年 四 季 均 能 买到、颇受海内外游客喜欢的旅游纪念品。

“寸金糖”这个名字,首先来自它的外部特征:寸把长 ,银 光 闪 ,金 条状,芝麻香。外面裹着的白芝麻芬芳四溢,内心里的芝麻馅酥松可口,而中间的夹层则有筋有骨有嚼劲。古徽州人家过年“初一朝”,就是从品尝那八仙桌上的徽州锡格里的“寸金糖”开始的,它讨取“开门见金见银”的口彩,意在获取“年头甜到年尾”的吉祥。

“ 寸 金 糖 ”的 名 字 还 来 自 它 的 深 层 寓意。所谓“寸金”,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之深意;所谓“春节、早茶”,有“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之美意。因此,“寸金糖”便成为徽州传统糕点中与民生相关、具醒世恒言况味的茶点,其丰富的内涵,是徽州人世世代代传承它的主要原因。

关于“寸金糖”的来历,徽州民 间 流 传 着 一 个 美 丽 的 传 说 。古时徽州有个孝子,“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走上了外出学徒做买卖的“徽商”之途。由于年纪太小,思家心切,因而长进不快,被其母亲骂为“虚度光阴”。一天,爱子心切的母亲想出了个妙计,决定采用“寓教于糖”的方式,在儿子最爱吃的家乡传统特产松杆糖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得原来的“夹心在内、芝麻在外、两端敞开、两寸长短”的圆柱形松杆糖,摇身一变成为“夹心在内、芝麻在外、两端封口、寸把长短”的变形元宝、金条形状,取“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之意,将其命名为“寸金糖”,并将这寄予着深深母爱、良苦用心的糖连同一张只写着“寸金糖”三个字的信纸一起捎给儿子。儿子收到之后,先是一番惊讶,随即顿悟:原来母亲的千言万语,尽在这“寸金糖”三个字里 。 他 一 边 含 泪 品 尝 着“ 寸 金糖”,一边吟诵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俗语,从此便发奋图强。此后,“寸金糖”便随着这个故事一起在古徽州大地上传扬开来。

这么看来,徽州名点“寸金糖”,倒真是一款“醒世糖”“励志糖”了。传统犹珍,古训犹在,民谚犹灵,难怪“寸金糖”如今仍备受人们喜爱。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