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名点“寸金 糖 ”,是 古 徽 州泱泱传统糕点大海中的一款极富文化内涵和警世韵味的名 点 。 过 去 ,这“ 寸 金 糖 ”只 有 在春节期间才能品尝到。如今,随着黄山向着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 阔 步 迈 进 ,“ 寸金糖”制作技艺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 表 性 项 目 ,“ 寸 金 糖 ”也 成 为一 年 四 季 均 能 买到、颇受海内外游客喜欢的旅游纪念品。
“寸金糖”这个名字,首先来自它的外部特征:寸把长 ,银 光 闪 ,金 条状,芝麻香。外面裹着的白芝麻芬芳四溢,内心里的芝麻馅酥松可口,而中间的夹层则有筋有骨有嚼劲。古徽州人家过年“初一朝”,就是从品尝那八仙桌上的徽州锡格里的“寸金糖”开始的,它讨取“开门见金见银”的口彩,意在获取“年头甜到年尾”的吉祥。
“ 寸 金 糖 ”的 名 字 还 来 自 它 的 深 层 寓意。所谓“寸金”,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之深意;所谓“春节、早茶”,有“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之美意。因此,“寸金糖”便成为徽州传统糕点中与民生相关、具醒世恒言况味的茶点,其丰富的内涵,是徽州人世世代代传承它的主要原因。
关于“寸金糖”的来历,徽州民 间 流 传 着 一 个 美 丽 的 传 说 。古时徽州有个孝子,“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走上了外出学徒做买卖的“徽商”之途。由于年纪太小,思家心切,因而长进不快,被其母亲骂为“虚度光阴”。一天,爱子心切的母亲想出了个妙计,决定采用“寓教于糖”的方式,在儿子最爱吃的家乡传统特产松杆糖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得原来的“夹心在内、芝麻在外、两端敞开、两寸长短”的圆柱形松杆糖,摇身一变成为“夹心在内、芝麻在外、两端封口、寸把长短”的变形元宝、金条形状,取“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之意,将其命名为“寸金糖”,并将这寄予着深深母爱、良苦用心的糖连同一张只写着“寸金糖”三个字的信纸一起捎给儿子。儿子收到之后,先是一番惊讶,随即顿悟:原来母亲的千言万语,尽在这“寸金糖”三个字里 。 他 一 边 含 泪 品 尝 着“ 寸 金糖”,一边吟诵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俗语,从此便发奋图强。此后,“寸金糖”便随着这个故事一起在古徽州大地上传扬开来。
这么看来,徽州名点“寸金糖”,倒真是一款“醒世糖”“励志糖”了。传统犹珍,古训犹在,民谚犹灵,难怪“寸金糖”如今仍备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