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来自固镇县新马桥镇的张成龙应聘来到蚌埠市城南新区一在建楼盘务工。到岗没几天,项目总承包方就按相关规定为他办理了工伤保险手续。
近年来,蚌埠市积极建立完善务工农民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制度。随着农民工务工领域的不断扩大,该市先后印发《关于做好建筑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出台《关于推进铁路、公路、水运、水利、能源、机场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将应保尽保的要求扩大到全市所有工程项目务工的农民,扩大到用工量大、用工灵活的基层快递网点的务工农民和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务工农民。
“我们不只是扩大了务工农民优先参加工伤保险的范围,更是在参保、认定、鉴定、支付待遇、康复治疗上全程开辟绿色通道,大力精简农民工所需材料,尽量缩短办理时间。近年来,还探索开展‘工伤一件事打包办’‘综合柜员一窗办’‘线上线下7×24小时办’,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该市人社局工伤保险科负责人介绍说。
据介绍,蚌埠市还将积极探索各类新业态中务工农民的职业伤害保障,真正使各行各业的农民工就业有路、伤残有保、致富无忧。据统计,截至 2023 年 1 月底,蚌埠市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已达13万多人,占全市参加工伤保险总数的三分之一,每年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支付伤残农民工待遇达4000万元。
(张闽生 薛正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