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2-1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滁州打好“三大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创历史新优

    摘要:本报讯2022年,滁州市省政府目标绩效考核8项生态环境指标中6项指标全省第一,1项指标第二、1项指标第七,达考核历史最佳水平。保卫蓝天。构建“1245”大气污染综合防控体系,实施《滁州市空气质量限期达

  • 芜湖冲刺首季“开门红”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科技动能

    摘要:本报讯2023年以来,芜湖市科技部门持续深化“一改两为”,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就冲刺”的决心和态度,奋力冲刺首季“开门红”,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科技动能。高位谋划。芜湖市政府领导带队赴省科技厅对接省政

  • 摘要:◆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提出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军委主席负责制学习教育规划。◆王毅将访问法国、意大利、匈牙利和俄罗斯并赴德国出席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

  • 我省试行高技能人才“统考周”制度

    摘要:本报讯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快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近日,省人社厅部署开展2023年全省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年度评价计划发布工作,首

  • 淮南:新业态及灵活用工招聘火热

    摘要:2月12日,淮南市应聘者在淮南市总工会新业态及灵活用工企业专场招聘会现场找工作。当日,淮南市总工会在淮南吾悦广场举行新业态及灵活用工企业专场招聘会,来自淮南市各县区80家企业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满

  • 梅花绽放乐少年

    摘要:2月11日,歙县徽城镇张曙音乐广场和古关公园内的梅花绽放,小小少年在花丛中骑车玩耍,欢乐笑声回荡在练江河畔。歙县城管执法局推进“全国最干净城市”进程,在主题公园内打造“席地而坐”环境,四季有花有美景,

  • 蚌埠:直播镜头对企业就业服务不断线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推动就业模式不断升级,直播“带岗”如今已发展为“直播新势力”,成了推动就业的新业态,求职者动动指尖就能实现“云端洽谈”“云端就业”。2月10日上午9点,由蚌埠市龙子湖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农民工“带编”上岗激活劳动管理新模式

    摘要:2022年7月,《重庆市培育新时代建筑企业自有工人队伍试点工作方案》印发,明确自2022年12月1日起,全面实施建筑劳务用工制度改革,推行自有工人施工试点。截至目前,该方案实施两个多月,受到社会各界的

  • 高盛集团:中国经济加快恢复将提振全球经济增长

    摘要:新华社纽约2月10日电(记者刘亚南)高盛集团网站10日发布报告说,预计2023年中国四个季度经济平均增速6.5%,中国经济加快恢复将提振全球经济增长。报告指出,到2023年年底,中国经济加快恢复与内需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民工“带编”上岗激活劳动管理新模式

   期次:第8018期   作者:□李英锋

2022年7月,《重庆市培育新时代建筑企业自有工人队伍试点工作方案》印发,明确自2022年12月1日起,全面实施建筑劳务用工制度改革,推行自有工人施工试点。截至目前,该方案实施两个多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记者采访了解到,已“带编”上岗的受访农民工表示,收入稳定有保障,部分建筑企业则对新政策带来的经营成本有所担忧。

从追随“包工头”四处漂泊或单飞的临时工,到直接隶属于建筑企业的有“编制”职工,农民工的劳动身份和待遇有了质的飞跃。农民工“带编”上岗激活了劳动管理的新模式,能够引发相关的劳动场景、劳动关系、权利义务等产生连带性、系统性变化,有利于维护农民工的权益,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劳动管理效能,有利于实现多赢。

很多农民工跟着“包工头”混,或者自己找零工,劳动关系并不稳定,今天在这干,明天在那干,有时还会为找活干发愁,会出现工作的空档期。有相当比例的农民工得不到书面劳动合同的保障,只得到“包工头”或相关用工主体的口头承诺。没有保险待遇或完全保险待遇、被拖欠工资、劳动保护不到位、维权困难等问题时常困扰着农民工,也拉低了农民工的权益、社会地位和尊严。有了企业的“编制”后,农民工就成了企业的正式职工,就有了劳动合同的保障,劳动岗位、权利义务关系和收入更加稳定,保险、培训、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待遇也更全面、更到位、更有质量,农民工就吃下了“定心丸”。相应地,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尊严就会提升,归属感、集体荣誉感、主人翁责任感和幸福感就会增强,农民工及其家庭的民生保障也更有底气,更有希望。

在传统的农民工劳动模式中,农民工的流动性很强,技能提升路径有限,相关用工主体或“包工头”的管理比较松散,这些因素影响了农民工的责任心输出和劳动效率输出。农民工“带编”上岗,企业可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劳动者队伍,有效化解“招工难”困境,可以组织农民工进行系统性培训,不断提升农民工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可以依托规章制度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教育督促农民工规范操作……如此,就能减少事故隐患,提升项目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就能助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当然,对于农民工“带编”上岗,一些建筑企业有工程接单不稳定与自有工人过多的矛盾,有成本压力,一些农民工尤其是大龄农民工也有社保年限难以达到底限等顾虑。对此,政府不宜利用行政手段强制推进,不宜下硬任务,而是应该在广泛宣讲政策的基础上,利用免交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减免税费、发放就业或培训补贴、金融支持、畅通大龄农民工社保补缴路径等方式帮企业、农民工化解顾虑,鼓励、支持、引导企业和农民工参与用工方式改革。这种柔性方法更符合企业和农民工的真实意愿,更符合劳动管理规律,也能收获更好的改革效果。期待着重庆能够针对建筑领域农民工“带编”上岗进一步探索和尝试,不断完善机制,积累经验,也期待着其他 地 方 能 够 积 极 跟进,学习借鉴农民工“带编”上岗管理模式,让更多农民工有“编制”,让更多企业与农民工建立稳定、规范的劳动关系。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