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2-2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宋登军:新农人”回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摘要:眼下正值草莓上市季。在亳州市蒙城县小涧镇郭店社区草莓种植基地,十余座大棚一字排开。走进棚内,一垄垄翠绿的秧苗间,点缀着一颗颗鲜红硕大的草莓果。几名慕名前来采摘的市民正在精心挑选成熟的草莓,不时传出欢声

  • 淮南:让老年人吃出幸福味

    摘要:家住淮南市凤台县城关镇凤凰花园社区的魏修来,逢人就夸社区老年食堂办得好:“老年食堂的饭不仅味道好,还送餐上门,我很满意。”魏修来因车祸长期卧床,妻子在外打工,现由70多岁的父母照护。由于老人精力不足,

  • 电力护航“赏花经济”

    摘要:初春时节,黄山市歙县雄村镇卖花渔村梅花盛开,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踏青赏花。近日,国网歙县供电公司皖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来到村里的民宿、直播间等,开展安全用电检查和安全用电宣传,确保用电安全可靠。吴建平程序

  • 九旬老人雨夜走失民警借助无人机救回

    摘要:本报讯近日的一个雨夜,一位九旬老人意外走失,险些遭遇意外。肥东警方联合热心群众,依托无人机“热成像”技术,历经三个小时的紧急救援,将陷入泥潭无法脱身的老人救回。2月12日傍晚,家住合肥市肥东县八斗镇杨

  • 摘要:(上接第1版)亳州市蒙城县总工会实施“法院+仲裁+工会”诉、裁、调一体化整体推进,完成“诉、裁、调”案件213件,帮助农民工追回涉案金额300余万元,并实施集体协商专项行动,印发《集体协商培训指南》,

  • 光荣牌匾送到家

    摘要:2月16日,马鞍山市含山县人武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来到荣立二等功的军人何立军、卜伟家中,将立功喜报、“二等功臣之家”牌匾和慰问金送到他们的亲人手中,共享荣誉和喜悦。图为含山县人武部工作人员为何

  • 给临时遇困人员一个“家”

    摘要:日前,合肥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熊文卓积极联系熟悉的街道、社区以及商户,帮临时遇困人员大刘询问用工事宜。大刘今年50岁,早年离婚后外出务工,工作中受伤后不能再从事重体力劳动,只能靠打零工、拾荒为生。大刘

  • “宿事速办”为企服务不止步

    摘要:“多亏松兹街道办和企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帮我们找销售渠道、申请银行贷款,才得以缓解公司资金周转困难,确保生产稳定。”近日,安庆市宿松县春江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黎晓春感激地表示。今年以来,该县持续深化“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临时遇困人员一个“家”

   期次:第8022期   

日前,合肥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熊文卓积极联系熟悉的街道、社区以及商户,帮临时遇困人员大刘询问用工事宜。

大刘今年 50 岁,早年离婚后外出务工,工作中受伤后不能再从事重体力劳动,只能靠打零工、拾荒为生。大刘说:“我还能干活,不想申请救助、给政府添麻烦。”在合肥打工期间,为了省钱他经常露宿街头,救助站巡查队员发现后,劝导他返乡生活屡次遭拒。大刘表示,自己出来很多年了,老家已没有亲人,要留在这儿干活挣钱。

春节前夕,救助站巡查队员每日探访并动员大刘进站接受救助,大刘终于同意到救助站过年。洗澡、理发、换新衣……坐在干净整洁的床上,大刘感慨地说:“很多年没有这么正式地迎接新年了。”

1 月 20 日,农历腊月二十九,救助站里挂上红灯笼、中国结并贴上对联,丰盛的年夜饭温暖开席。大刘等10位流浪人员及临时遇困人员、救助站工作人员与合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徐生彬一起庆祝新春佳节。大刘高兴地说:“没想到救助站里过年这么热闹,感谢政府!”

元宵节前,大刘说有位熟识的企业负责人要用人,便先离站去工作了,而熊文卓却仍然在继续努力帮大刘完成新年愿望——找份稳定的工作。

过年有个家、帮忙找工作等全心全意服务流浪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的行动,是合肥市救助管理站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的生动体现。接下来,救助站将建立一个用工信息库,日后可以为像大刘一样的临时遇困人员提供更多的帮助。

2021 年以来,合肥市民政局、市救助管理站加大街面救助服务深度、广度,开展“近邻”关爱志愿服务,招募爱心商家、单位等关心、关注、关爱身边的流浪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绘制“流浪地图”、投放“救助指引牌”,采取劝导护送返乡一批、联系家属接领一批、联合属地救助一批、安排医疗救助一批“四个一批”的方式,实现精准救助。

(闫洁)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