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3-0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人间惊蛰至,自有惊鸿韵

    摘要:惊蛰一至,才算真正进入春的主场。那些蓄谋已久的酝酿,丝滑地铺满大地,轻轻松松就换了人间。目光如炬的文人早早识破了春的把戏。他们发现,一夜惊蛰,春便褪去青涩稚嫩,转眼亭亭玉立。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写

  • 女人如花

    摘要:女人如花。这个词里含着对女人的欣赏,也夹杂着对女人的怜惜。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或许每一个女子,都做着这样的美梦吧。希望好花长开,希望青春永葆。没有哪一朵花,愿意孤芳自赏。没有哪一个女子,愿意顾

  • 滨湖二月梅正开

    摘要:三千阳春一花始,但有梅花更近春。刚翻过农历新年,滨湖金斗梅园的花蕾们便争先恐后地孕育出生机来了,娇娇羞羞的,让人顿生怜意。昨晚一场春雨,万树梅花一夜间竞相绽放。又一个春天,就这样在梅的幽香、娇艳和素洁

  • 八姓村的春天

    摘要:含山县铜闸镇有个八姓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森林公园太湖山脚下,历史悠久,距今1700多年。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民风质朴,乡情和睦。曾经贫穷的小山村,如今是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村”。合芜省道向南翻

  • 新时代仍需要雷锋精神

    摘要: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雷锋是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时代仍需要雷锋精神

   期次:第8032期   作者:□陈思炳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 60 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雷锋是一个历史人物,但雷锋精神具有超越历史的力量。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为实现“中国梦”、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今天,发扬光大雷锋精神,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需要雷锋精神,就要在理想信念上,像雷锋那样,矢志不渝,永葆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生的精神。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雷锋精神的灵魂。雷锋用行动告诉我们:胸怀远大理想的劳动者,是撑起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力量。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全党保持坚定的政治信仰,需要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雷锋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不懈奋斗,脚踏实地大干社会主义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像雷锋那样,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把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和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化作扎扎实实的行动。

新时代需要雷锋精神,就要在价值取向上,像雷锋那样,无私奉献,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才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生活得更美好”,雷锋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自己的真诚和善良关心弱者,帮助一切有困难的人。他一生为人民群众做了数不清的好事,体现了一心为民、乐于助人的高尚品格。雷锋一心为国家、为集体,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正是我们今天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所需要的。

新时代需要雷锋精神,就要在工作上,像雷锋那样,忠于职守,发扬爱岗敬业的“螺丝钉”精神。雷锋说:“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雷锋一生不愧为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无论在何种岗位,总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充分表现出他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党把他安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发挥作用。今天,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这部“大机器”中,我们每个人也就像一颗颗螺丝钉,党和人民把我们安在哪里,就应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好,创造第一流的业绩,这样整个现代化大业才能完成。如果哪颗螺丝钉松动,哪个部位出了故障,就会影响整个大机器的运转。所以,我们都应以雷锋为榜样,既要刻苦钻研现代科学技术,精通本职业务,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又要不断清除思想上的锈斑,防止各种腐败病毒的侵蚀,严格自律、廉洁奉公,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新时代需要雷锋精神,就要在生活上,像雷锋那样,不好奢华,发扬勤俭节约的“补丁”精神。雷锋的一生,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一生。雷锋的身边常带有一个小箱子,里面装有螺钉螺母、针头线脑等物,被称为“百宝箱”。这是他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象征,对今天的广大党员干部仍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我们都应以雷锋为榜样,像他那样“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坚守初心,艰苦奋斗,俭以养德,筑牢反腐防线,轻装上阵,集中精力,投入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