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3-0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记者手记:春风润江淮

    摘要:二月,寒意还未彻底消散,春风已吹遍江淮大地,在工厂、在社区、在乡村。一路走来,记者看到了各地各部门积极投身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呈现出新春开新局、新年新气象。在六安市的社区老年食堂,饭点时分

  • 让职业教育“强起来”活起来”

    摘要: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代表委员认为,要探索更多模式,提高办学层次、教学水平,让职业教育真正“强起来”“活起来”。“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技术工

  • 摘要:(上接第1版)在马鞍山,还有很多重大项目按下施工“快进键”,建设热度持续升温。该市锚定制造业三年倍增突破年目标任务,坚持项目为王,抓牢项目建设,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开

  • 稳支柱防风险惠民生努力为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高办实事

    摘要:2023年房地产市场形势如何?怎样防范化解房地产“灰犀牛”风险?将采取哪些举措继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7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就当前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热

  • 十组数据看增进民生福祉

    摘要:翻开5日提请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提请审查的计划报告、预算报告,一个个目标数字,牵动着一项项民生新部署,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力增进民生福祉。GDP增长5%左右: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职业教育“强起来”活起来”

——代表委员建言技能人才培养

   期次:第8035期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代表委员认为,要探索更多模式,提高办学层次、教学水平,让职业教育真正“强起来”“活起来”。

“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技术工人短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难求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不太能满足企业实际需要,招来之后企业往往要从头开始培养。应该从学校的教师素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各方面加快调整和提升。”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模具设计师胡东方代表说。

他建议,可以通过校企共建优质师资队伍,采取更加灵活的学习模式,把车间建在学校、课堂建在车间,让学生尽早进企业实习,同时允许企业人员周末到学校学习,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融通。

“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已经从过去的设备使用者变为现在的机器管理者、维护者。而一线工人们也非常渴望能够成长和上升。”“95后”的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杨登辉代表认为,培养学生不能局限在校园,要“走出去、请进来”,把眼界放开,带学生多到企业车间去看看;同时邀请企业工程师、技术工人来学校上课。

“我们培养的技能人才在企业真正发挥价值,企业才会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待遇提高了,家长与学生自然会选择职业技能院校。”杨登辉表示。

“90 后”的杭州技师学院教师杨金龙代表在调研中发现,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加速,不少企业都升级了设备,在设计研发、机械加工等方面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最青睐“高技能+高学历”的复合型人才。

杨金龙深有感触地说:“新时代的技术工人、技能人才不再是单纯的操作工,他们在岗位上既要能够完成工作,还应有一定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改进工艺、提升产品质量。现在很多设备都是全英文的,这要求学生拥有更强的文化素质。”

为此,杨金龙准备了“关于加快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培养大国工匠的建议”,认为“应当允许具备条件的地区增加职教本科的办学指标和招生数量,发挥长学制培养复合型‘新工匠’的优势”。

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委员认为:“要推进职普融通、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通过完善职教高考,稳步扩大职教本科招生的规模,打破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让职教学生升学有道、就业有门、创业有方。”

“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更在于帮助个人探索兴趣与潜能,享受精彩人生。”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委员说。

“要解决职业教育的深层次问题,真正提高技能人才在社会中的待遇,在就业、落户、晋升以及薪酬等各方面,做到和高学历人才‘一碗水端平’,家长们才不会那么焦虑,这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许玲建议。(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姜琳)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