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3-2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坚持质量标准打造优质工程

    摘要:近年来,六安市金寨县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坚持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为依据,以实现优质工程为目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用心血和汗水换来了项目建设的累累硕果。该处多次获得金寨县年度综合考评、年度全县真抓实干等

  • 实施“五大红色工程”引领雄商高铁建设

    摘要:雄商高铁是我国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之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组成;是支撑引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我国三大战略纵深发展,助力建设“雄安新区”千年大计,也是促进沿线地区社会经

  • 《网信部门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明确“一事不二罚”

    摘要: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3日公布《网信部门行政执法程序规定》,规定了网信部门行政执法地域管辖、级别管辖、指定管辖、移送管辖等制度,明确了“一事不二罚”原则,将于2023年6月1日起

  • 钢琴小镇弹奏“转型曲”

    摘要:3月23日,工人在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一家钢琴制造企业内装配钢琴。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洛舍镇的钢琴小镇,是长三角地区较大的钢琴生产基地。近年来,面对市场低迷等不利因素,钢琴小镇110多家钢琴制造及配套

  • 我国科学家实现量子纠错新突破

    摘要:新华社深圳3月23日电(记者赵瑞希)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俞大鹏带领下,南方科技大学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徐源课题组联合福州大学教授郑仕标、清华大学副教授孙麓岩等组成的研究团队

  • “三新”发展壮大“世界工厂”动能正劲

    摘要:传统企业因先进技术应用和创新而不断向上攀升、新材料产业持续在制造业产业链中释放“源动力”……一批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企业如雨后春笋在南粤大地发展壮大,为“世界工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像豆腐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新”发展壮大“世界工厂”动能正劲

   期次:第8046期   作者:□新华社记者 吴涛 洪泽华

传统企业因先进技术应用和创新而不断向上攀升、新材料产业持续在制造业产业链中释放“源动力”……一批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企业如雨后春笋在南粤大地发展壮大,为“世界工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像豆腐雕花一样切割钢板”

年销售激光切割设备过万台、市场覆盖全球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佛山汇百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自 2004 年以来专注激光设备的攻关和研发,拥有激光专利技术超过 200项,已成为业内领先的企业。

“我们的产品覆盖激光雕刻、激光切割等多款机型,可以替代传统冲床,像豆腐雕花一样切割钢板,可直接服务企业工业转型。”公司总经理梁建冬说,去年底刚落地的总部增资扩产项目投产后将新增产值 10 亿元,为企业带来更大发展空间。

一大批专长于某一领域的技术型企业正成为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专注纺织印染助剂的广东德美精细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德美智能工厂可实现节能减排 30%至 40%。公司总裁办主任李燕征说,他们正积极推进高端环保纺织新材料项目,预计每年可生产环保纺织印染助剂 6 万吨,年产值约 4.8 亿元。项目将在明年完成一二期投产。

来自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的信息显示,2022 年广东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和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研发人员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均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 6 年全国第一。

“规模在翻倍增长”

成立于 2000 年的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解液产品供应商。公司副总经理顾斌说,企业做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拥有六氟磷酸锂的先进生产技术。

电解液是锂电池的核心材料,而六氟磷酸锂是电解液重要组成部分。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电解液产业也发展迅速。“按照计划,公司今年产能将扩大到80万吨,2025年将达到160万吨,规模在翻倍增长。”顾斌说。

日渐成为制造业关键环节的新材料产业,在广东不断加速壮大。广州市工信局材料工业处二级调研员唐锡禧说,广州市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正形成集聚化发展态势,现有规上企业1041家,规模超亿元企业400余家。

这得益于广东雄厚的制造业家底对产业链上游的旺盛需求,也得益于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深远布局。

随着 2022 年汽车产业集群产值突破万亿元,广东已有 8 个万亿元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广东已有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等一批新材料领域科研院所,以及 1 个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15 个国家级特色材料产业基地、32 个省级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

“比想象中发展得更快”

今年 2 月,广汽埃安卖出 30086 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253%,环比增长195%。

这是新能源产业在广东蓬勃发展的缩影。广东是汽车大省,2022 年生产汽车达 410 万辆,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不仅传统汽车产业庞大,还孕育出比亚迪、广汽埃安等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成为广东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近年来,广东海上风电、新型储能等产业快速发展。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新能源服务中心并网管理组组长李博说,2022年,广东新能源新增并网容量约770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突破3000万千瓦,占各类型电源总装机容量超20%,“比想象中发展得更快”。

风力发电、储能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化,也为经济发展带来增量。今年1月,广东再次提出将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发展海上风电、抽水蓄能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快储能电池项目落地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建设。

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 年广东新能源汽车增长142.3%,充电桩增长 91.2%,风力发电机组增长 52.7%,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增长43.1%。从汽车到风电再到储能,新能源产业为广东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新华社广州3月23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