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3-2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坚持质量标准打造优质工程

    摘要:近年来,六安市金寨县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坚持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为依据,以实现优质工程为目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用心血和汗水换来了项目建设的累累硕果。该处多次获得金寨县年度综合考评、年度全县真抓实干等

  • 实施“五大红色工程”引领雄商高铁建设

    摘要:雄商高铁是我国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之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组成;是支撑引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我国三大战略纵深发展,助力建设“雄安新区”千年大计,也是促进沿线地区社会经

  • 《网信部门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明确“一事不二罚”

    摘要: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3日公布《网信部门行政执法程序规定》,规定了网信部门行政执法地域管辖、级别管辖、指定管辖、移送管辖等制度,明确了“一事不二罚”原则,将于2023年6月1日起

  • 钢琴小镇弹奏“转型曲”

    摘要:3月23日,工人在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一家钢琴制造企业内装配钢琴。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洛舍镇的钢琴小镇,是长三角地区较大的钢琴生产基地。近年来,面对市场低迷等不利因素,钢琴小镇110多家钢琴制造及配套

  • 我国科学家实现量子纠错新突破

    摘要:新华社深圳3月23日电(记者赵瑞希)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俞大鹏带领下,南方科技大学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徐源课题组联合福州大学教授郑仕标、清华大学副教授孙麓岩等组成的研究团队

  • “三新”发展壮大“世界工厂”动能正劲

    摘要:传统企业因先进技术应用和创新而不断向上攀升、新材料产业持续在制造业产业链中释放“源动力”……一批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企业如雨后春笋在南粤大地发展壮大,为“世界工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像豆腐雕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科学家实现量子纠错新突破

   期次:第8046期   

新华社深圳3月23日电(记者 赵瑞希)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俞大鹏带领下,南方科技大学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徐源课题组联合福州大学教授郑仕标、清华大学副教授孙麓岩等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实时重复的量子纠错过程,延长了量子信息的存储时间,相关结果超过编码逻辑量子比特的物理系统中不纠错情况下的最好值。这是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纠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学术文章于北京时间 23 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网站上刊登。

虽然近年基于超导量子线路系统的量子信息处理领域研究发展迅猛,但由于量子计算机体系的错误率远高于经典数字计算机,想要构建具有实用价值的通用量子计算机,量子纠错依然不可或缺,因其可有效保护量子信息免受环境噪声干扰。

在传统的量子纠错方案编码中,一个逻辑量子比特需要多个冗余的物理比特,不但需要巨大的硬件资源成本,发生错误的通道数也随比特数增加而显著增多,可能呈现“越纠越错”的局面,导致量子纠错后的效果远未达到不纠错情况下的最好值,无法产生正的量子纠错增益。这成为当前量子纠错技术无法实用化、可扩展发展的核心瓶颈。

研发团队通过开发高相干性能的量子系统,设计和实现了错误率低的错误探测方法,以及改进和优化量子纠错技术等实验手段,最终在玻色模式中实现了基于离散变量的二项式编码的逻辑量子比特,并通过实时重复的量子纠错过程,延长了量子信息的存储时间,相关结果超过编码逻辑量子比特的物理系统中不纠错情况下的最好值,超越了盈亏平衡点,带来正的量子纠错增益,向实用化可扩展通用量子计算迈出了关键一步。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