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5-0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圆梦之花

    摘要:

  • 楝树

    摘要:“楝”,一个专属于楝树的汉字,凸显了这种树木的独特地位。楝树是皖北农村极为常见的树种,亦是一种古老的树种,宋人罗愿在《尔雅翼》中说它:“叶可炼物,故谓之楝,子如小铃,熟则黄色。”楝树每个季节都有属于自

  • 母亲的劳动观

    摘要:回家探望母亲,发现家里的房门敞开着,90多岁的母亲却不在家,我有些着急了,大声唤她,接着屋后的塝田里响起了母亲的回应“我在这里”。赶过去一看,母亲坐在沟垄里的小方凳上,正给刚长出的花生苗扯草。我嗔怪母

  • 擦亮心底的明灯

    摘要:记得那天下班后,我拖着疲惫的身子浑浑噩噩地走在街上,突然被路旁的图书馆吸引住了视线,心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推动着,我不知不觉走了进去。那座图书馆很大,大家埋头读书的样子让我觉得心安。人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 矿灯的变迁

    摘要: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我从事煤矿井下工作已有12年了。煤矿工人下井离不开矿灯,从入井第一天起,我与它便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友”,对于矿灯的使用,可以说是很有经验了。矿灯被称为矿工的“眼睛”,可见它

  • 山脊上的木梨硔

    摘要:去休宁县木梨硔村,我们是从祖源村出发的,需翻越一座大山。幽幽古道时而青石板,时而泥土砂石,一路蜿蜒,把两个小山村牵连着。竹海涌动,古树参天。一簇簇映山红恣意绽放,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点缀在葱茏的山间。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亲的劳动观

   期次:第8071期   作者:□王丕立

回家探望母亲,发现家里的房门敞开着,90多岁的母亲却不在家,我有些着急了,大声唤她,接着屋后的塝田里响起了母亲的回应“我在这里”。赶过去一看,母亲坐在沟垄里的小方凳上,正给刚长出的花生苗扯草。

我嗔怪母亲年纪这么大了也不懂得休息,母亲听了我的话乐了,说城里人上健身房锻炼还要花钱,她在田地里锻炼身体不仅不花钱,还有收成和满足。见我一脸不解,母亲指着刚从地里探出头来的花生苗说,“这个小生命是个新生儿,走路还不稳,风一吹它还直晃荡。”顺着母亲的手指,我看了看那棵花生苗,两片肥厚的子叶中间刚长出嫩绿色的新叶,它的根一定还没铺展开来。母亲收回手指,拾起地上的土块捻成粉末,护在那棵苗的细茎周围。

吃完午饭,母亲靠在椅子上眯了一会儿,又站起来提了一桶水擦拭楼梯扶手和桌椅,我劝她多休息,她却说做这些事不累。“生命在于运动,人老了一旦停歇下来就怕再也不能动了。”母亲说着,又提着水桶去了另一间屋子。

一次,母亲的一只脚因关节发炎有些水肿,只能穿着宽大的拖鞋,可她照常劳动,我心疼地上前阻拦,母亲说,“年纪大了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疼,这没什么稀奇,只要没倒下我就得与这些疼痛作斗争。”我知道,母亲斗争的方式就是劳动不辍,并且通过劳动转移注意力,忘掉身上的疼痛。

栽花种竹是母亲渴望的理想生活。年轻时社会动荡,母亲没有心思栽花种竹;有了我们这群儿女后,为生计所迫,母亲没有闲暇栽花种竹;等到我们长大成人,母亲有条件栽花种竹了,却进入了耄耋之年。母亲说,为生计而劳动是理所当然的,为健康而劳动却是一种享受,看着种下去的花草、庄稼发出新芽,开花结果,那种快乐无法形容。

母亲对劳动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一次我正因学生违反纪律而恼火,母亲给我打来了电话。她告诉我,自己正在菜园摘菜,园子里的黄瓜长势旺盛,上面的刺一个个气宇轩昂,顶着小小的露珠眨着眼睛。母亲的这通电话一下子将我从坏情绪中拔出来,我开心了好几天,当然也很好地处理了学生的违纪事件。

如今,我们姊妹几人都从母亲的劳动观中受益匪浅,“勤奋劳动、快乐劳动”成为我们的共识,我们不仅因此而丰衣足食,而且还锻炼出了好身体,真可谓一举两得。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