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5-1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青云直上”

    摘要:去青云村,我想起了诗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当然,心中也有疑惑,青云村真的能“青云直上”?在美丽的泊湖之滨,“青云”作为宿松县高岭乡一个村名,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为高岭公社青云大队,由

  • 最美奋斗者的“计较”与“不计较”

    摘要:几十年来,每逢春节、清明,“先祭谷公,后祭祖宗”成为福建东山百姓们至今未变的习俗。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当年的县委书记谷文昌永远活在了百姓心中,收获了最深沉的怀念?来到谷文昌干部学院异地学习交流,重温最美

  • 回家

    摘要:海拔三千零五十米的云南甘海子蓝月谷霍建明/摄

  • 无城西大街的文化魅力

    摘要:位于无为市无城镇的西大街,有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芝山的诗词、黉门的书法,麻石街的舞龙……让濡须河畔、绣水之旁的儿女,不断汲取精神的食粮。芝山的诗词,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相传,位于西大街偏南的芝

  • 大师的母亲

    摘要:又是一年母亲节,捧读大师的经典著作,感受大师们对母亲的歌颂与赞扬,感悟母亲博大的胸怀与高贵的情操,拾掇一份感恩,也是一种美。爱子无痕、润物无声的母亲。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母亲

  • 千载西庐寺,百年吴山口

    摘要:阳春三月,应文友邀约,来到肥西吴山口老街采风。300多米长的街道上游人如织,眼光所及之处,皆是青砖、灰瓦、石板路,记录着百年老街的风雨沧桑和华丽蜕变;回廊、挂落、花格窗,似一幅幅古画,讲述着逝去的红尘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云直上”

   期次:第8079期   作者:□孙春旺

去青云村,我想起了诗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当然,心中也有疑惑,青云村真的能“青云直上”?

在美丽的泊湖之滨,“青云”作为宿松县高岭乡一个村名,诞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当时为高岭公社青云大队,由12个自然村落组成,人口1600余人。

20 世纪70 年代,改造粮油厂,兴办农机厂、林场,围绕1600亩的泊湖滩涂修筑三角圩、董湖圩等圩堤。80年代,发展珍珠养殖,修建通村通组砂石路,实现柴油机发电,解决村民照明用电。90 年代,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创办板鸭厂、轮窑厂、米厂,修建排灌站。进入21世纪以来,修建通村通组水泥路,完成自来水“组组通”、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厂房等基础建设,并建成75亩的梨园、50亩的柑橘园和 500 余亩的稻虾共作、稻鳖共作种养基地。这些,为青云村实现“青云直上”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在好了,这里成了村里的聚宝盆和摇钱树!”聊起1600 亩滩涂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变化,年近七旬的原青云村老支书黄普保一脸自豪。

老人回忆,20 世纪 60 年代,青云生产大队组织全体社员肩挑背扛,对篙禾丛生的泊湖滩涂筑圩造田,发展粮食生产,解决温饱问题。由于滩涂改造的稻田处在泊湖边上,每年汛期,暴涨的湖水极易漫过圩堤,给种植在圩内的水稻带来“灭顶之灾”。在之后的50年里,每一任乡村干部都要组织群众义务兴修沿湖的圩堤,即便是新增了3座圩堤,每当遇到持续强降雨天气,当地群众仍是提心吊胆,粮食种植大户都不敢在圩内大面积种植水稻。

转机出现在2021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下,青云村引进省内一家光伏发电企业,采用“政府+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发展绿色新能源产业。同时,充分发挥“渔光互补”的项目优势,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鱼类养殖+水生蔬菜种植”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实增加集体和农户收入。如今,青云村通过光伏产业每年均能获得近百万元的稳定收入,人均收入突破1.4万元。

青云村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也是下足了功夫,通过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创造条件。

“以前,这里的田地都是高低不平,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根本派不上用场。”在青云村党总支书记唐中眼里,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才是谋划农业发展出路的最好途径。“一田两用”“一田两收”已为青云村农业增产增收描绘出一幅美好的发展图景。

好车遇好路,送我到“青云”。从狭窄的砂石路到宽阔的水泥路,从单一种植水稻到稻虾稻鳖共作种养,从滩涂农业到滩涂工业与农业深度融合……初夏时节,走进青云村,目光所至,皆为风景,成片的梨园、柑桔园、稻虾共作基地、稻鳖共作基地、渔光互补基地,带着夏天的灿烂扑面而来,让你感受到这里的蓬勃生机。

青云村的加速度发展,可谓“青云直上”,而真正让青云直上的,得益于历任村“两委”班子锚定一个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浩浩“青云”志,巍巍为民心。相信再来青云,又是一番风景!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