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6-1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天长:农业生产全托管省心省力又增收

    摘要:三夏时节,笔者走进天长市金集镇草西村,举目望去,一台台插秧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身后留下一片片新绿。“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处七零八拐高低不平的岗坡田,如今已被整治为横竖成方、适合机械化耕作的机耕地。”当地

  • 展现国企担当,解群众“急难愁盼”

    摘要:“如果没有滨投集团的大力支持,这件事情不可能办成,滨投集团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坚强后盾!”近日,合肥滨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封来自群众的感谢信,讲述了滨投集团资产公司积极

  • 摘要:“三夏”时节,阜阳市颍东区组织农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夏管,6月13日,在颍东区插花镇毛桥村蔬菜种植基地,农技人员正在查看瓜果蔬菜生长情况,向群众传授蔬菜种植技术,帮助农民解决管理难题,确保

  • 摘要:在亳州市涡阳县临湖镇程老家村,农民将刚打捆的小麦秸秆进行装车。“三夏”时节,亳州市充分发挥机收优势,加大秸秆禁烧宣传,对小麦秸秆进行打捆、离田,用作饲料或发电,变废为宝,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 摘要:庐江县盛桥镇神墩村高标准农田现场,插秧机正在田里来回穿梭,进行机械化作业。该村地处兆河流域圩区,土壤肥沃,去年冬实施“小田变大田”改革,更适合机械化耕作,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益,成为全省“两强

  • 无为:迎端午查隐患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摘要:端午临近,绿豆糕、粽子等食品作为端午节的主打“明星”,已经提前进入市场,陆续上架,为确保广大消费者能够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无为市市场监管局针对节日食品销售特点,以节日食品、重点区域、重点企业为切入点,

  • “科大硅谷”一周年,再看合肥高新区的“四链”融合之路

    摘要:2022年6月13日,安徽省政府印发《“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这一方案的出台,让安徽高质量发展踏上新征程。一年来,“科大硅谷”建设如火如荼,成果斐然,为安徽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作为“科大硅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长:农业生产全托管省心省力又增收

   期次:第8102期   

三夏时节,笔者走进天长市金集镇草西村,举目望去,一台台插秧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身后留下一片片新绿。“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处七零八拐高低不平的岗坡田,如今已被整治为横竖成方、适合机械化耕作的机耕地。”当地有名的种田“老把式”翁修平一边回忆一边介绍着,“前些年村民种田积极性不高,与在企业做工相比,一来田间劳作很辛苦,二来种粮成本高产出效益低,加之咱这里是岗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种田还得靠‘天老爷’吃饭。因此,村里不少后生只好进企业打工,不是将田交给家中老人打理,就是索性荒着不种。”

天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德佑介绍,为确保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近年来,该市针对农村部分地方劳动力短缺的实际,大力培育种粮大户,组建农机、农事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土地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代储的粮食生产全程托管服务。“全市已有150 家农机、农事服务组织为农户提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服务面积在75万亩以上,全力当好农户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田保姆’,为保证全市粮食年产量85万吨以上奠定了坚实基础。”王德佑介绍道。

实行全程农事托管服务,农民收入究竟怎么样?随后翁修平掰着指头算起了收益账:“一亩水稻产值大约 1300元,咱们岗区农事托管费用在 420 元左右,化肥农药要 240多元,除去成本,一亩地收益近 640 元,加上国家的农资和粮食补贴等,一亩地纯收益760元没问题。”这位种田“老把式”心里一本明白账,“关键是耕地交给大户托管后,咱们一家都可以安心去镇上上班,每人每月平均能挣 4000 元,平时只要抽空查看田里水情和庄稼长势就行。去年,咱全家总收入有小20万呢。”

农户增加收入,合作社也在政策、技术和金融扶持下日渐壮大起来。“像我们这种国家级农事服务专业合作社为种田大户和周边小农户提供农事全程托管服务的,市、镇农机农技服务单位不仅定期开展麦稻病虫(草)害防治和种粮风险防范技术培训指导,还给予每亩育秧和机播麦、机插秧补助。去年,仅政府各种项目补贴就超过10多万元。”仁和集镇芦龙农事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明文介绍。

“如今,我们正与市自然资源部门密切合作,联手在全市范围内加大耕地抛荒整治力度,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推进小麦、水稻生产全程托管创造条件,努力让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落深落细、落到实处。”王德佑说。

(叶翠 戴晛天 张晓娟)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