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季旱情严重的情况下,我们茶叶基地春夏鲜茶采摘产量达1.83万斤,除去成本,仅茶叶一项收入达到53万元,能有这么好的产量和收益,真的很不容易。”近日,安徽省天长市金集镇草庙山西南两面山坡茶叶种植基地里,村民正忙着为茶树施肥培土护根,种植基地负责人何祥琴介绍道,她承包的 560 亩茶园,茶叶采摘期每天需请50多名村民帮忙。
天长市林产业资源丰富。自推行林长制以来,该市配备458名林长,通过建立市、镇、村三级林长责任体系,念好“林业生态”经,在绿色生态产业上精准发力,做活护绿、增绿、用绿文章,林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林产业效益稳步增长。
今年春夏以来,皖东地区持续少雨偏旱,林区防护面临严峻考验。该市第一时间推出林长、护林员、森林防火志愿者三重护林体系,实行市级林长包保镇(街道)责任制,镇、村两级林长带动护林员和森防志愿者进行“党员干部包户”,参与森林防火宣传和巡防等。同时,全市设置 230 多个林地防火执勤卡口,建立起森林防灭火坚固防线。去年 9 月,天长市还投资 995.7 万元采购“智慧护林+守土”服务,利用通信铁塔布设、安装360度无死角高清摄像机,建成185个“森林防火+耕地保护+矿场防盗采”视频监控站点,覆盖全市 95%以上林区、耕地及矿山区域,形成自然资源智能实时监管系统,重点对全市森林防火和涉矿违法行为进行 24 小时全天候实时监控。
“护绿有成效,我们因地制宜在造林上做足增绿文章。”天长市自然资源(林业)局副局长徐峰介绍,天长三级林长带头,在严格执行“制止耕地非农化”“限制非粮化”政策下,大力实施废弃矿区修复、荒山荒坡造林、道路田埂河湖堤坝滩涂植绿,推动全民义务植树。
“既要提升绿水青山‘颜值’,也要科学挖掘金山银山‘价值’,绿色林产业是我市群众增收致富、乡村振兴的示范产业。”天长市自然资源(林业)局局长、市林长制办公室主任王玉华介绍,该市针对林木生长周期长,经济效益见效较慢的实际,坚持造林护林并重,赏林用林齐上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让林农端牢“林产业饭碗”。天长成功培育了 85 个“一村一特色”种养产业村和一大批林下种养专业户,建成 49 个省级以上美丽乡村,在建省级美丽乡村 4 个,同时发展了 15 个农旅文化村。在“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农户”“林长+示范项目”示范带动引领下,该市还引进江苏泽上、圣丰、双峰、佳诺威等生态林产业龙头企业 11 家,发展订单林地土鸡、土鸭以及林下套种粮油果蔬作物等林下种养产业,经营主体达 200多个,参与农户 1630 多户。在生态林产业经济带动下,2022 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5960元,增幅7.2%。
(李怀义 戴晛天 叶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