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别山革命老区——六安市霍山县,一家民营企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逐渐成长为国内行业领先并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制造企业。就在霍山这个山区小县,安徽应流集团30多年坚守高端装备基础产业不动摇形成高端部件、航空科技、核能材料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产品服务于国家重大装备和全球100多家行业龙头。
产业工人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应流集团党委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技兴企、人才强企、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应流集团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安徽省先进集体”,核心企业安徽应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被全总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集团工会被全总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立足本土化,培养长期服务企业的各类专业人才。该集团2002年开设职工大学,先后与合肥工业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合作办学,累计投入 5000 多万元,已培养国家承认学历的专业人才900 余人,在读航空发动机专业和航空材料专业 105人,2023年计划招收高端核能材料和复合材料60名学生,目前正在与西工大商谈开设应流职大研究生班。应流职工大学被全总授予“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被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授予“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基地”。
狠抓在岗培训,持续提升职工技能。通过领军人才、技术工程师、聘请专业老师、师傅带徒、邀请政府相关部门教学等走进课堂或现场教授形式,对关键生产操作岗位工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该集团工会每年将职工培训计划列入当年职代会重要议程,具体设定在岗培训范围、时间、人次和课程内容,建立科学的产业工人培训体系,由集团人力资源部、职工大学具体组织落实,不断在一线操作工中发掘产业工人工匠能手。据统计,近五年在岗职工半脱产短期培训1300余人次。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培养铸造工技师 20人,车工高级工 29 人;开展“新型学徒制”校企联合培养 46 人;委托中国机械工业学会、中航工业所属培训机构培训取得等级资质40余人。
开展评比推荐,激发职工荣誉感、成就感。近年来大批优秀职工获得各级表彰,集团董事长杜应流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杨安兵、施长坤、李俊祥三职工分别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讲理想、比贡献”科技标兵、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杨安福等 12 名职工获省、市、县劳动模范和“最美农民工”称号,职工汪兴芳还以技术人才身份当选为六安市人大代表、县总工会第十四届代表大会代表,5个班组荣获六安市“安康杯”竞赛活动优胜班组和“工人先锋号”等。
以问题导向为抓手,激发广大职工创新创优积极性。产品技术含量高,生产中极有可能因为一道工序“卡壳”问题,导致产品报废、增加成本、影响交期。在生产工序的操作实践中,应流集团积极引导职工开动脑筋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对取得重大改进成果者,给予奖励、评级、晋升等机会。集团以劳动竞赛、“揭榜攻关”等活动为载体,以优化工艺流程、解决岗位技术难题为重点,以 8 个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为依托,通过扎实开展创新活动,切实解决了生产工艺和技术攻关中的多个堵点、断点和瓶颈。集团承担并完成多项国家和省级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强基工程项目,企业荣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重点企业、国家“两机”一条龙应用计划示范企业等。迄今为止,应流集团员工申报有效专利 760 项,其中发明专利350 项,实用新型专利 410 项,在核电和“两机”领域打破了多项国外垄断和技术壁垒。2022 年集团实现规模工业产值 67.05 亿元。
拓展晋级空间,打通产业工人技能提升通道。应流集团建立健全培养、考核、使用、奖励、晋级等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制定了《职工技能等级评定规定》《职工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办法》等制度,建立“职工培养成骨干、骨干培养成党员、党员培养成中高层领导的三个培养”等机制,营造成才的良好环境,为职工提升技能、谋求发展提供了舞台。为引导职工钻研技能,该集团在各公司、质量技术等部门设置了从初级、中级到高级和特级的可逐级晋升“阶梯型”技能人才发展通道。2015 年应流集团按照薪酬分配制度将职级与工资待遇挂钩,经过层层评定,一线操作工人 99 人获集团各等级技师。2018年集团鼓励职工申报人社部门组织的技师资格考试,126 名职工一次性获得技师资质。2020 年又面向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职称评定,有 491 名职工被认定为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技术员级职称,他们被集团称为支撑应流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一支“铁军”。2023 年,“汪兴芳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技术骨干郝大伟评为“2022 年度安徽工匠”,省级“杜应流劳模工匠创新基地”即将获批,施长坤“大尺寸高温合金涡轮盘全等轴晶控制及精密铸造关键技术及应用”成功入选省总工会举办的安徽省职工技术竞赛决赛。
产业工人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骨干力量,培养产业工人是企业的责任担当。一支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产业工人队伍,推动了应流集团高质量稳健发展,为安徽高端装备产业贡献了力量。
(庞文刚 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