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检察院与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0年以来本市安全生产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工作情况。
据介绍,2020 年以来,上海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案件 157 件 292 人,依法提起公诉 118 件209 人;上海应急管理部门累计开展执法检查 67868 家次,发现违法行为12984个,实施监督监察行政处罚2729次,处罚金额6922.96万元。
检察机关办案发现,本市未经许可存储危险化学品的现象仍有发生。2022 年市检察院联合市高级法院、市公安局、市应急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等五部门会签了本市危险作业罪证据收集和审查指引,形成对非法生产、经营、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行为的打击合力。2022 年全市检察机关共提起公诉危化品储运环节危险作业案 21 件 42人,进一步增强本市危险化学品仓储、货代、经营企业法治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更好地发挥了刑法震慑和预防犯罪的警示教育作用。
检察机关在对三年来全市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案发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建筑施工领域无资质人员操作特种设备或从事特种作业,高空作业中未给施工人员配备合格的安全带绳、屋顶作业缺少防护栏等导致事故发生频率较高,也发现部分企业安全管理责任缺失,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对从业人员安全教育、技能培训缺位等问题。对此,全市各级检察机关积极能动履职,共制发检察建议 60 余份,均获采纳,并联合应急管理、消防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如松江区检察院联合区应急管理等部门约谈安全生产问题突出的 8 家企业,对存在危险化学品违规存放等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嘉定区检察院联合区商务委、区建交委共同开展区域大型仓库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护航仓储企业安全生产。
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危险作业罪后,为密切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系,强化安全治理合力,以制度铺路,上海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公安、市高法院、市检察院、市消防救援总队印发《上海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办法》,既贯彻国家关于安全生产行刑衔接的要求,也体现本市安全治理工作特点,建立案件移送机制、信息共享机制、问题咨询机制等,突出行刑双向奔赴,不仅是行政机关可以向司法部门移送涉刑案件,对于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依法应当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司法部门可以将案件移送应急管理部门,为精准有力地打击和遏制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制度保障。(据《劳动报》李美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