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7-2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磨砂条的理想

    摘要:意识到磨砂条也有理想,也算是机缘巧合。若不是换了一个工作岗位,我或许没有机会知道,世间还有磨砂条这样的器物,也就无从知道磨砂条也有理想。用于打磨的砂纸常见,而磨砂条此前并未见过。二者名称不同,身形迥异

  • 空中剪影

    摘要:

  • 矿区道路“变形记”

    摘要:在我的记忆中,“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三四十年前矿区交通路网的真实写照。那时,矿区人很少穿浅色的衣服,坎坷不平、泥泞难行的公路上,拉煤的车辆散落的煤尘堆积得厚厚的,出行极为不便。20世纪80年代,

  • 麦浪起伏

    摘要:因为海子,因为“麦地诗人”的桂冠,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的双脚情不自禁地迈向一个名叫查湾的村庄。在那里,我想深情地拜谒一位长眠在地下的诗人,抑或是为了看一眼那地气氤氲的田畴,到底有没有滚滚的麦浪在

  • 难忘军旅岁月

    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的一个冬天,征兵工作开始了。那时我在公社中学代课,一天正在监考时,大队民兵营长来找我。“今年第二次征兵开始了,你不在知青点,我自作主张替你报名了。”“我行吗?听说全公社百余人报名,只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摘要:在他的身上,我总能闻到独属于桃树的清香。阿白毕业后没有留在大城市,而是回到了老家,包下了一座山,种起了桃树。桃子是他老家的特产,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高。之所以选择桃树,是因为阿白一直对陶渊明笔下“

放大 缩小 默认

矿区道路“变形记”

   期次:第8125期   作者:□刘永军

在我的记忆中,“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三四十年前矿区交通路网的真实写照。那时,矿区人很少穿浅色的衣服,坎坷不平、泥泞难行的公路上,拉煤的车辆散落的煤尘堆积得厚厚的,出行极为不便。

20世纪80年代,矿区的道路一直是矿区人心中的痛,路窄弯急不说,还到处坑坑洼洼,汽车行走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颠簸不已。道路上不是煤灰就是煤泥,而且没有路灯,到处漆黑一片。遇上风大的日子,灰茫茫的天空中到处飘着煤灰,只要汽车驶过,行人都得眯着眼睛,立起衣领,护住脖颈 ,双 手 捂 住 口 鼻 狂奔。若遇到下雨天,坑洼里积满了水,职工上下班时稍不小心,一脚踩下去就会溅一身污水。因此,若没有重要的事,矿区人休息时一般都待在家里不出门。

随着道路交通的飞速发展,矿区道路由过去的水泥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路,还安装了路灯 ,方 便 人 们 夜 间 出行。春夏之交,各种花儿争相开放,道路两旁的梧桐树遮天蔽日,阳光透过枝叶间的缝隙洒落到黑黝黝的道路上,那种美感让人陶醉。道路交叉口安装了红绿灯,还设置了减速带、减速标志,路面画有清晰的导流线,时时规范着人们出行。随着矿区的高质量发展,人们的收入也不断提高,为满足不断增加的私家车停车需求,矿区还修建了停车场。如今的矿区,人行、车行秩序井然,停车位整齐划一,洒水车、吸尘车定时维护清洁,矿区变得干净整洁。

现在,矿区行路难、出门难、乘车难早已成为历史。高速公路通到了家门口,高铁近在咫尺,网约车、出租车方便快捷。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起来的矿区人,大多拥有了私家车,周末或是逢年过节,手握方向盘,带着一家老小自驾游,其乐融融。

矿区道路的变化,绘出了生态矿山的新底色。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