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按照生态环境部和省生态环境厅的统一安排部署,阜阳市日前抽调6名执法骨干代表安徽省赴江苏省镇江市参加了2023 年第七轮次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工作。2023 年 7 月 5 日,生态环境部召开视频会议对本轮次监督帮扶工作进行了通报,阜阳市监督帮扶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帮扶队员白启峰编写的“我的帮扶故事”在中国环境报公开发表,很好地展现了阜阳市生态环境执法铁军形象。
提前谋划,打有准备之仗。在进驻前,帮扶组就根据镇江市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对镇江市的工业企业类型进行了分析,确定帮扶检查的重点行业,提前学习相关行业的产排污环节、治理工艺和检查要点,对有关执法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确保进驻后第一时间投入工作。
总结经验,提升精准能力。帮扶期间,在一天繁重的任务结束后,帮扶组仍每天晚上坚持召开总结会,对当天的检查情况进行讨论,总结经验,对不足的地方及时改正,并对第二天的检查任务进行预习,根据企业排污许可证、行业检查要点和自动监测数据,查找异常线索、确定检查方向,携带针对性的检查设备,确保问题查得实、查得细。
分工合作,提高工作效率。由于本轮监督帮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占地上千亩的企业各个环节进行详细检查,对帮扶组来说无疑是一项挑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帮扶组根据各队员擅长领域的不同,按照生产线、治污设施、自动监测设备的情况将企业进行“切块”,划分不同的检查区域,制定检查线路,提高检查效率。
不畏困难,向前多走一步。在帮扶期间,各位队员不畏困难,在检查时,坚持“向前多走一步”,爬高看自动监测设备、治污设施运行情况,钻到设备下面看烟气收集情况,检查完满身的灰尘已习以为常,面对帮扶组的这种“拼劲”,陪同检查的企业人员都不由地竖起了大拇指。(付生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