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是人大代表的庄严承诺,更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日前记者跟随安徽省人大“市县人大行”集中采访调研组赴宁国市,看人大代表如何以“民声”定“民生”,让“好事”好“实施”。
“幼有善育”、“幼有优育”,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幼儿托育服务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已开设托育服务的宁国市第三幼儿园,记者在托班教室里看到,卡通画装饰的墙面满是童趣,墙面和地面都覆盖一层软包,保障儿童嬉戏过程中的安全性,桌椅高度也调整为托班儿童适合的高度,配套卫生间的马桶也改为便于幼儿使用的大小。“我们目的是让托班幼儿更好更快地适应园内环境,让家长实现‘安心托幼’。”在教室里,园长徐虹向记者介绍该园托班的相关情况,“20 人的托班我们配有两位教师,两位保育员,从 2022年 9 月起招收 20 名 3 岁以下的孩子,去年和今年报名人数均超过20人。”
托班的开设解决了许多家长的托幼难题,这背后是人大代表广泛调研“听民意”后提出的“惠民生”建议。
今年年初在宁国市两会上,一场别出心裁的“听代表说”问计活动在代表驻地会场亮相,宽敞明亮的会场内,300 多束目光共同聚焦台上。12 名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结合前期调研、走访成果,走上台前各抒己见:全域旅游提质增效、完善婴幼儿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业主委员会如何精准发力……一个个“接地气”的“金点子”,直击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难点、痛点,引发了现场听众们的共鸣。
宁国市人大代表付慧慧就是这12位发言者之一,她在发言时提出了《关于加快完善 3 岁以下婴幼儿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的建议》。从事十多年幼儿园教育的付慧慧经过前期大量调研,认为近两年各级政府、卫健、教体等部门的齐心发力,宁国市托育发展已经完成“量”的积累,接下来需要解决的是实现“优”的问题。
随着公办托育机构的启动,民办托育机构闲置的托育学位会越来越多,为此她建议参考宁国市幼儿园星级评估模式,对现有托育机构进行评估分类,加大对优质的民办普惠托育机构在学位补贴、教职工工资补贴等方面的补贴力度,激励托育机构做精做优。
这份建议引起了宁国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及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宁国市出台了有关方案,并将五所私立幼儿园转为公立幼儿园,更好地满足群众对幼儿托育的需求。“目前我市正在运营的备案托育机构 20 家,我们通过机构申报、实地考察、综合测评,认定了9家托育机构为本市普惠性托育机构,普惠托位 771 个,占比达 51.88%。”宁国市卫健委党委委员李海霞介绍。
小小山核桃,是宁国千万农户的“致富果”。山核桃产业作为宁国市农业的骨干主导产业,全市山核桃面积 40 万亩,年产量 1 万吨左右。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二、安徽第一。在年初的“听代表说”问计活动上,市人大代表吴志辉也走上台前,建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推进山核桃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市人大代表李秋菊等 6 位代表也在宁国两会期间联名提出《关于山核桃产业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建议加大销售、电商、网络直播带货培育力度,给予相关项目政策倾斜和用地指标,畅通销售渠道,通过区域公共平台,加大品牌营销和商品物流扶持。该建议也得到了宁国市农业农村局专门用宁农〔2023〕62 号文件给予回复,并提出解决办法。“在代表们的共同努力下,让山核桃成为宁国市一张靓丽的名片。”宁国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改革和产业发展科科长石道国说道。
创新开展“听代表说”问计活动,是宁国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也是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方式激发代表履职动能,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的重要举措。不仅拓宽了人大代表为民履职新渠道,更搭建了代表群众面对面谈心的新桥梁,让群众期盼与代表关切的融为一体。(本报记者 何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