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10-1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稻香浸润乡愁

    摘要:闲暇细品“扬州八怪”中的李复堂和郑板桥合作的《秋稼晚菘图》,田园气息,悠远绵长。那朴素的稻黄,让人感到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我喜欢站在老家的稻田边,静静倾听水稻的灌浆声和河鲜的泼剌声,有苍凉古意。放眼望

  • 金色的梦

    摘要:

  • 人间最美是清秋

    摘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幅绝美的秋日画卷,惊艳千古。秋天,天空明净澄澈,旷野辽阔宽广,碧空雁阵,巧云弄舞。极目远眺,一种宏大的色彩,从磅礴的群山之间喷薄而出,红黄绿掺杂,一层层、一浪浪,

  • 三河的秋天

    摘要:喜欢三河的秋天,这是其他季节所不可比拟的。早年的三河由东镇、南镇和西镇组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东街、南街、西街,每条街都有自己的体系和独立的空间布局。例如菜市,虽说都是骑路经营,但各有特色,南街菜市水产

  • 古道青年

    摘要:层层叠叠的青石板古道在崇山峻岭间蜿蜒起伏,连接着一个个古老的村庄。如今,村村通了公路,人们习惯了以车代步,隐在绿荫深处的古道也渐渐沉寂。“90后”的小五转眼到了而立之年,他经常戴着一顶白色太阳帽,穿着

  • 百年凹山之约

    摘要:站在悬于半空的椭圆形观景台上,眺望不远处的凹山湖,宽广的湖面安静得像一位隐居的女子,任由人来人往,她自淡定端庄,懂她的人和她相视一笑,知晓她的胸襟和情怀,不知的人则会一探她的神秘过往。若来去匆匆,远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河的秋天

   期次:第8181期   作者:□查鸿林

喜欢三河的秋天,这是其他季节所不可比拟的。早年的三河由东镇、南镇和西镇组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东街、南街、西街,每条街都有自己的体系和独立的空间布局。例如菜市,虽说都是骑路经营,但各有特色,南街菜市水产品较多,东街牛羊肉和家禽牲畜居多,西街则以蔬菜和各种腌制小菜居多。

秋天的三河,蔬菜比其他季节丰富。有韭菜、菠菜、芫荽、萝卜菜、茼蒿、扁豆、大青豆以及各种瓜果,单白菜就有鸡毛菜、棵白菜、黄心乌、圆杆白、包心菜等十余个品种,让买菜的人眼花缭乱。这些施农家肥长大的菜,不仅绿色味美,还是妇人们腌菜的绝佳材料。妇人们将圆杆白洗净晒干,用熟菜籽油和姜、红辣椒、大蒜、韭菜放在一起,制成香白菜;将萝卜菜洗净与青椒、韭菜一起腌制;将萝卜晒干与五香粉、熟油、姜蒜制成萝卜干。这些小菜丝毫不逊色于大鱼大肉,是三河人常吃的下饭小菜。更有一些不常吃的菜也挤进街头,如山芋杆、南瓜头、鸡头杆、菱角菜等等,都是一年只能吃一季的菜品,其味更是与众不同。尤其是菱角菜,除去叶,其根、茎、泡都可爆炒或者腌制,市面上难觅其踪影。

秋天的三河,水产品更是琳琅满目。大大小小的龟鳖鳅鳝、鱼蚌虾蟹,在竹篮、小盆、水桶里活蹦乱跳,身上还粘着水草、浮萍,让人好生喜欢。妇人们挎着菜篮,躬下身子,仔细挑选,互议价格,付款后,笑盈盈地满意而归。著名的“巢湖三白”——白丝鱼、白米虾、白银鱼,在这里也是寻常之物。白丝鱼不仅清蒸鲜美,腌制后与酱油同蒸更有特色;白米虾炒青椒一直是三河人的拿手好菜,做虾糊更是一种创新,如今成了名扬大江南北的三河美食代表;通体透亮的白银鱼很是珍贵,潽蛋、煲汤都是一绝,三河人把那种泥鳅般大小的银鱼叫面鱼,市面上很少见,与鸡、鸭、鹅同炖,鲜美无比。

秋天的三河,应时农家美食更是香飘街头巷尾。乡亲们把刚从土里刨出来的山芋、花生,以及从水中捞上来的菱角、老藕、鸡头米,烀熟后装进水桶里,用荷叶遮盖,上面再盖一层棉絮布保温,晃晃悠悠地挑到街头售卖,大人小孩都很喜欢。街头还有人售卖硕大的石榴、红彤彤的柿子,以及甘蔗、枣子等等,给三河带来了农家丰收的喜悦。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千百年来,三河始终繁华喧嚣,朝气蓬勃,小镇被青石板与砖瓦包裹,不种庄稼,没有菜蔬,但是它连接融通了周边乡下的“地气”,正是这看不见的“地气”,让三河活力至今。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