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烧三天都退不下来,吊了三天阿奇霉素,第四天做了CT才知道是肺炎。”10月15日,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急诊大楼儿科病房里,高先生正在和同病房的家长们交流孩子们的病情,这才知道同病房的另外两个孩子也是一样的症状和病情,高烧不退、咳嗽有痰,经反复诊断后才知道是“支原体肺炎”。
患者增多,支原体肺炎潜伏期1-3周
入秋以来,出现呼吸道相关症状的患者明显增多,且以儿童为主,近期患者人数明显增加。“如果出现呼吸道症状,且伴有高烧,就有可能是支原体在作怪,需要引起大家的警惕。”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医生谢超介绍,支原体肺炎虽然症状上和普通感冒或流感十分相似,但它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病原体。
当日上午8时许,在该院儿科门诊、发热门诊以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不少患者在候诊。“孩子上三年级了,十一假期结束后就上了一天课,吊了三天水,做了雾化,依然不见好转,医生建议住院但是又没有床位,只能先开药到社区医院继续吊水。”陈莉带着女儿在候诊,孩子不时咳嗽。
在急诊大楼的住院部 6 楼,走廊里也住着不少儿童患者,“秋冬季本来就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要保持通风勤洗手,出入公共场所要带好口罩。”主治医师谢超在查房时一一叮嘱患者。
据介绍,支原体肺炎则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我国 5 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炎支原体传染源是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潜伏期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都有传染性。
预防为主,合肥疾控提醒不会造成大面积传播
看到不少孩子感染,有些家长担心会不会造成大面积传播,孩子要不要暂时不去学校?
谢超介绍,支原体感染主要经过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门诊中也会出现一个家庭内大人和孩子同时感染,聚集发病,“但是这种病情不会造成大面积传播,成年人一般都有抗体。”记者从合肥疾控了解到,肺炎支原体感染全年可发生,在我国南方多见于夏秋季,北方多见于秋冬季。每隔3-7年会出现一次区域性的流行高峰。目前国内尚无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感染康复以后仍可能再次感染。
由于儿童和青少年为该疾病主要发病群体,因此易在中小学、幼儿园等出现聚集发病,合肥疾控中心提醒中小学、幼儿园等加强晨午检和因病缺勤、因病缺课追踪管理,师生出现类似症状后,不得带病上课,及时就诊,一旦发现聚集性疫情应及时上报。
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室内经常开窗通风,每天室内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分钟,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
(本报见习记者 胡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