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10-1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爱惜粮食从小做起

    摘要:为迎接第43个世界粮食日,10月12日,合肥市庐阳区林店街道灵溪社区联合双岗幼教集团逍然居分园开展“娃娃识五谷、学农识”活动,引导孩子们从认识粮食开始,自觉养成节约粮食、珍惜粮食的好习惯。赵明/摄影报

  • 黟县:培训暖民心技能促就业

    摘要:本报讯“阿姨给你捏捏腿,宝宝会跑又会跳。阿姨帮你搓搓腿,宝宝长大有力气。阿姨帮你捏捏脚,宝宝健康长肉肉……”日前,笔者走进黄山市黟县创医职业培训学校,一堂生动有趣的育婴课正在开展。每位学员的桌子上都摆

  • 朱仁聪:坚守网上督察战线的“警营之花”

    摘要: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不论是接处警服务大厅、服务窗口,还是执法办案场所,民警的执勤执法情况都能尽收眼底。四年来,她每天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各种违规行为在她的眼中无处遁形,成为网上督察的“千里眼

  • 河南患病男子走失安徽志愿者助其返家

    摘要:本报讯“感谢阜南好心人,使我顺利接到弟弟!”10月7日11时许,在阜阳市阜南县城街头,来自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的赵侠玉向志愿者鞠躬致谢。10月4日晚,阜南县居民温先生发现一亭子下面有一辆破旧的红色自行车

  • 肥东县:“并蒂莲”成为婚姻家庭黏合剂

    摘要:近年来,合肥市肥东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精心打造“并蒂莲情感工作室”,以小小的空间、温情的服务、和风细雨般的诉说和推心置腹地沟通、公平公正地评估,为一个个家庭解决婚姻难题。“你来问,我来答”和“我来设定,

  • 合肥疾控提醒:发热伴有剧烈咳嗽,警惕是“支原体肺炎”

    摘要:“孩子高烧三天都退不下来,吊了三天阿奇霉素,第四天做了CT才知道是肺炎。”10月15日,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急诊大楼儿科病房里,高先生正在和同病房的家长们交流孩子们的病情,这才知道同病房的另外两个孩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期高发!这个“元凶”今年达到高峰

合肥疾控提醒:发热伴有剧烈咳嗽,警惕是“支原体肺炎”

   期次:第8183期   

“孩子高烧三天都退不下来,吊了三天阿奇霉素,第四天做了CT才知道是肺炎。”10月15日,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急诊大楼儿科病房里,高先生正在和同病房的家长们交流孩子们的病情,这才知道同病房的另外两个孩子也是一样的症状和病情,高烧不退、咳嗽有痰,经反复诊断后才知道是“支原体肺炎”。

患者增多,支原体肺炎潜伏期1-3周

入秋以来,出现呼吸道相关症状的患者明显增多,且以儿童为主,近期患者人数明显增加。“如果出现呼吸道症状,且伴有高烧,就有可能是支原体在作怪,需要引起大家的警惕。”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医生谢超介绍,支原体肺炎虽然症状上和普通感冒或流感十分相似,但它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病原体。

当日上午8时许,在该院儿科门诊、发热门诊以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不少患者在候诊。“孩子上三年级了,十一假期结束后就上了一天课,吊了三天水,做了雾化,依然不见好转,医生建议住院但是又没有床位,只能先开药到社区医院继续吊水。”陈莉带着女儿在候诊,孩子不时咳嗽。

在急诊大楼的住院部 6 楼,走廊里也住着不少儿童患者,“秋冬季本来就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要保持通风勤洗手,出入公共场所要带好口罩。”主治医师谢超在查房时一一叮嘱患者。

据介绍,支原体肺炎则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我国 5 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炎支原体传染源是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潜伏期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都有传染性。

预防为主,合肥疾控提醒不会造成大面积传播

看到不少孩子感染,有些家长担心会不会造成大面积传播,孩子要不要暂时不去学校?

谢超介绍,支原体感染主要经过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门诊中也会出现一个家庭内大人和孩子同时感染,聚集发病,“但是这种病情不会造成大面积传播,成年人一般都有抗体。”记者从合肥疾控了解到,肺炎支原体感染全年可发生,在我国南方多见于夏秋季,北方多见于秋冬季。每隔3-7年会出现一次区域性的流行高峰。目前国内尚无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感染康复以后仍可能再次感染。

由于儿童和青少年为该疾病主要发病群体,因此易在中小学、幼儿园等出现聚集发病,合肥疾控中心提醒中小学、幼儿园等加强晨午检和因病缺勤、因病缺课追踪管理,师生出现类似症状后,不得带病上课,及时就诊,一旦发现聚集性疫情应及时上报。

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室内经常开窗通风,每天室内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分钟,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

(本报见习记者 胡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