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10-2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人闲桂花落

    摘要:王维在《鸟鸣涧》中写道:“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我一直好奇,究竟是人闲,所以感到了桂花落,还是桂花飘落的时候,人会感到片刻的安闲?又或者,二者兼有之。齐白石曾画过《桂花双兔图》,画中,一白一黑两只

  • 难忘初次下井

    摘要:在每个人的记忆之中,有着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迈步、第一次走进学堂、第一次获奖……这些记忆充盈着我们的人生。于我而言,成为煤矿工人后第一次下井的经历令我终生难忘。2010年10月26日,在冀中能

  • 金秋牧歌

    摘要:

  • 话说应该

    摘要:应该如同大家一起编织的笼子,目的是约束别人,也约束自己。笼子越牢固,在笼子里就越安全。在汉语辞海中,“应该”的释义为“情理上、道义上必然或必须如此”。“应该”在不同情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一是责任和义务

  • 印象敬亭山

    摘要:重阳节这天,阳光灿烂,秋高气爽。我们几位老同学相聚在江南诗山敬亭山,一路爬山观景,欢歌笑语,陶醉在五彩斑斓的海洋之中。敬亭山为何受人青睐?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经常吟诗歌颂敬亭山,还特地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忘初次下井

   期次:第8191期   作者:□刘永军

在每个人的记忆之中,有着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迈步、第一次走进学堂、第一次获奖……这些记忆充盈着我们的人生。于我而言,成为煤矿工人后第一次下井的经历令我终生难忘。

2010 年 10 月 26 日,在冀中能源峰峰集团的零就业再上岗政策下,我幸运地“二次上岗”,被安排到通顺公司掘进区工作,成为一名煤矿工人。第一次下井工作的那个早上,时针刚刚指向六点,母亲便做好早饭,矿工出身的父亲将还在酣睡的我唤醒,叮嘱我一定要吃饱饭、喝足水。他还再三嘱咐我井下工作时要注意安全,养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习惯,进入工作岗位要排查现场安全隐患,按章操作,确保安全生产。

在掘进区会议室,听值班人员说完当天的生产任务后,我被安排与一位姓杜的师傅一起工作。

来到井口,我们排队有序进入罐笼,随着电铃清脆的声音,罐笼徐徐驶入井下。我们头上的矿灯在黝黑的巷道里如同璀璨的星星,灯光有时在巷壁上像蝴蝶一样追逐,有时投向神秘的井底。乘坐人行车来到掘进工作面,大家按当班班长的分工各自忙碌起来。杜师傅带着我在井底车场将塑料网、板皮、工字钢等顶板支护物料运到掘进工作面上方,巷道高低不平,夹着物料往前走时,一不小心安全帽就会撞在巷道顶梁上。运完物料,刚想歇一会,只听班长喊道:“放完炮了,赶紧进来攉煤吧!”杜师傅带着我冒着还没散尽的炮烟来到掘进头,他再三叮嘱我注意顶板掉砟。我拿起一把铁锹往溜子槽里攉煤,刚崩碎的煤还夹着淡淡的炮烟味,在矿灯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如同乌金墨玉。一想到我攉到溜子里的煤,一会儿就要运到地面,成为祖国建设的能源,不禁为自己能成为一名煤矿工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经过八小时的紧张工作,我们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一个班下来,我肩膀疼痛,双手也磨出了泡。升井时,我发现工友们的脸庞都被煤尘熏得黑黑的。经过八小时百米深处的辛勤劳作,我切切实实体会到了煤矿工人的艰辛,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别看咱煤矿工人的脸颊是黑的,但我们的心里就像红彤彤的太阳一样,燃烧自己,温暖世间……

光阴如梭,如今,我从事煤矿井下工作已有 13年,早已习惯机器轰鸣、矿车穿梭的煤矿生活。但初次下井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每当想起,都会令我心潮澎湃。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