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7 日,上海市总工会与市检察院联合召开“工会+检察院”职工劳动权益保障工作推进会,并签署《关于建立“工会+检察院”职工劳动权益保障协同工作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双方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建立沟通联络、信息通报、线索移送、会商研判、办案协作、法宣联动六项工作机制,推动实现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与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双向赋能,着力引导各类用人单位依法规范用工,共同保障职工劳动权益。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副厅长邱景辉、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副部长李进东;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盛勇强,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黄红;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许祥云、市总工会副主席赵德关等出席会议。
建立六项工作机制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末上海正规就业人数达1082.25万人,全年新增就业岗位 56.35 万个,加强职工劳动权益保障,是贯彻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筑牢城市发展地基、提升城市温度、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目标的应有之意。
为主动适应劳动关系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特征和新问题,近年来,上海工会积极探索职工维权服务体系,已建立“工会+人社”“工会+法院”“工会+司法行政”工作机制。
2021年,市总工会与市检察院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上海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和服务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推进新就业形态行业企业建会和劳动者入会,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依法理性有序表达合理利益诉求。
根据此次签署的《意见》,上海市各级检察机关与工会组织将建立沟通联络、信息通报、线索移送、会商研判、办案协作等机制,重点围绕职工反映强烈的涉及劳动权益保障的普遍性问题、新就业形态下劳动者权益受侵害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信息沟通,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畅通案件线索移送渠道。各级检察机关在办理涉及职工劳动权益保障公益诉讼、民事支持起诉等案件时,可邀请工会组织成员作为特邀检察官助理或“益心为公”志愿者参与案件调查、听证等工作。对发现的问题、难题,双方将加强会商研判、合力推动整改。此外,还将共同开展法治宣传,引导职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助推完善劳动权益保障机制。
“上海经验”获肯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对本次签约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上海市总工会与市检察院会签工作协同机制文件,发挥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和民事检察等职能作用,共同推进职工劳动权益保障,是以实际行动落实中央工作部署的具体举措。工作协议把双方的协同配合工作推向新的高度和深度,相信这必将为推动职工劳动权益法治保障提供新的助力。
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表示,“工会+检察院”职工劳动权益保障公益诉讼、民事支持起诉协同工作机制,既是一次突破传统的机制创新工作,又是一项值得深耕的固本强基工程。希望上海工会和检察系统能够始终坚持问题与结果导向,精诚合作、同向发力,共同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职工维权服务标志性成果。要勇于新担当,坚持依法监督、坚持系统集成、坚持整体推进,不断推进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制度化建设。
盛勇强表示,创新“工会+检察院”协作新模式,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基本遵循,是积极践行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党的二十大要求的务实举措。双方将加强协同协作,推动形成职工劳动权益保障合力;要突出监督重点,创新工作方法着力解决劳动争议难题;要注重实践转化,补齐职工劳动权益法律规范的制度短板。
黄红要求上海各区工会,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协同推进职工劳动权益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抓牢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协同推进职工劳动权益保障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强化协调联动,有效形成协同推进职工劳动权益保障工作的整体合力。(劳动报记者 李嘉宝 吴泽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