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12-0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合肥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全线洞通

    摘要:本报讯11月30日,合肥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天都路站至石门路站区间右线贯通,标志着7号线一期顺利实现全线洞通,项目建设向着实现通车运营迈出了重要一步。据悉,7号线一期工程全长18.85千米,均为地下线,

  • 黄山市暨屯溪区“世界艾滋病日”暨“性病防治宣传周”启动

    摘要:本报讯今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高质量开展,营造全民广泛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11月28日下午,2023年黄山市暨屯溪区“世界艾滋病

  • 绿色“菜篮子”服务长三角

    摘要: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安徽蒙城县兴农绿港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蔚为壮观。该园区建设面积约550亩,种植串西红柿、彩椒等新品蔬果,供应周边和合肥、南京等长三角地区。项目采用以椰糠为基质的悬挂式栽培和

  • “红丝带”飘进校园

    摘要:2023年12月1日,当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含山县姚庙中心学校开展“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艾滋病宣传册、制作“红丝带”、展示“红丝带”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防艾

  • 南京博物院藏明代文物展在安徽开展

    摘要:本报讯11月28日上午,“日月光华——南京博物院藏明代文物展”在安徽博物院新馆五楼临展厅正式开展。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朝代。明,日月光华,寓意光辉灿烂,也蕴含了开创者对其盛世宏愿的期待与信心

  • 铁运处:二十八名监督管理员受聘“上岗”

    摘要:11月29日一大早,淮北矿业集团铁运处28名“监督管理员”从基层各自单位赶来,走进临涣分处会议室,参加该处“监督管理员”聘任启动会并接受聘书。“监督管理员”由基层各党支部推荐,他们中有优秀毕业生、工勤

  • 一粒稻壳“蒸”来亿元绿色价值

    摘要:每年的丰收季,机械轰鸣粒归仓。水稻收割后经加工处理,会产生大量稻谷壳,这些看似没有价值的副产品,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也变废为宝,不仅减少了其直接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可为实现碳达峰碳减排的雄伟目标作出重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粒稻壳“蒸”来亿元绿色价值

   期次:第8218期   

每年的丰收季,机械轰鸣粒归仓。水稻收割后经加工处理,会产生大量稻谷壳,这些看似没有价值的副产品,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也变废为宝,不仅减少了其直接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可为实现碳达峰碳减排的雄伟目标作出重大贡献。

在怀宁经济开发区内的怀宁中基能源有限公司,仓库里堆满了稻壳,橙黄色的稻壳在铲车的押运下进入气化炉内,在与空气发生气化裂解反应后,近 60%转化成生物质燃气,作为锅炉燃料生产蒸汽,为园区集中供热提供热源;剩下的 40%则转化成碳化稻壳,在钢铁冶金行业中作为保温材料和增碳剂得到了广泛应用,经深加工后可制成炭基肥和活性炭,发展利用前景更为广阔。

“我们通过气化工艺产生的碳化稻壳,直接销往国内各大钢厂,产品供不应求。每天碳化稻壳产量60吨,稻壳原料年消耗量约 8 万吨。”公司总经理颜勇介绍,一吨稻壳能产2吨蒸汽和0.33吨碳化稻壳,蒸汽通过管道输送的方式为园区企业提供集中供热,到明年可为14家企业提供蒸汽,年供热量可以达30余万蒸吨,实现产值1.4亿元。

万邦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园区用热大户,企业总经理陈阴杰“算了一笔账”:我们生产的产品过去都是需要消耗大量的天然气,现在用上怀宁中基能源有限公司集中供热提供的蒸汽,每年可以直接节约成本近 1000 万元,如果算上间接,至少年节约成本在 1500 万元以上,而且绿色环保,更加安全可靠。

“我们与周边 40 多家稻米加工厂长期建立销售稻壳协议,年需要稻壳 8 万吨左右,充分保障项目的原料需求。”颜勇很自豪,他介绍着,我们认真践行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碳达峰碳中和先行行动路径,力求最大程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致力减少碳排放。

稻壳作为生物质可再生能源,其传统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其生长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构成了自然碳循环,实现零碳排放。怀宁中基能源有限公司采用的生物质热炭联产工艺,年替代标煤 5 万多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9 万余吨。稻壳作为蒸汽生产原料,能有效改善当地的能源结构,减少燃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使用量。“碳化稻壳在钢材生产过程中除了保温和隔绝氧化外,其中一部分碳被吸收到钢水里面固化成钢材,是真正意义上的践行负碳,目前我们正在申报‘低碳零碳负碳’示范项目。”颜勇透露。(檀志扬)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