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12-1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摘要:

  • 三个到位四个深化五项举措推动企业民主管理高质量发展

    摘要:中铁四局一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一家拥有七十多年发展历程的建筑央企,多个建筑工程先后获得鲁班奖、詹天佑奖和国家优质工程等奖项。公司自2000年改制以来,已连续召开24次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建制率达1

  • 提升基层工会“三力”凝聚团结奋斗伟力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要把广大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工会要始终秉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光荣传统,找准工会工作结合点切入点,

  • 基层工会引导职工技能成才路径探析

    摘要:摘要:基层工会引导职工技能成才是重要的任务。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从实践上,要运用营造氛围、技能培训、载体创新、技能竞赛、鼓励担当、培育精神等多角度发力,以期实现技能人生,技能报国的良好愿望。关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层工会引导职工技能成才路径探析

   期次:第8227期   作者:□邱小英

摘要:基层工会引导职工技能成才是重要的任务。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从实践上,要运用营造氛围、技能培训、载体创新、技能竞赛、鼓励担当、培育精神等多角度发力,以期实现技能人生,技能报国的良好愿望。

关键词:工会 引导 技能成才 路径工会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1]。基层工会是工会各项工作的承载体,是绘就工会各项目标的“最后一公里”。引导广大职工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勤学苦练、深入钻研,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是新时代工会工作的新任务。

基层工会引导职工技能成才是由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决定的,技能成才反映了广大职工在党的领导下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良好风貌,也指明了职工建功立业的路径选择;基层工会引导职工技能成才是由工会组织的群众性决定的,可以引导更多职工发扬主人翁精神,奋进在工作一线,享受成长和奉献的快乐;基层工会引导职工技能成才是由工会组织的先进性决定的,职工只有技能成才才能走在前列;更多的职工走向技能成才之路,是工会组织先进性的精彩诠释。

一、风清气正是推动职工技能成才的外部氛围

唐诗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就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基层工会应当加强红色工运资源的挖掘保护和管理运用,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应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应引导职工热爱学习、终身学习,享受书香家庭、书香人生。应落实劳模工匠各项待遇,提供劳模工匠发展机遇,提升劳模工匠地位,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在单位蔚然成风。应促进“劳模工匠进校园”“劳模工匠助企行”“劳模工匠工作室”建设,形成关心关爱劳模工匠的常态化机制。日常工作中要强化职工思想引领的针对性及时性实效性,日常工作中给予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更多的尊重和关心。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中,职工不知不觉会受到正能量的感染与鼓舞,把认真学习,不断磨练,勇攀高峰作为自然而然的追求,呈现出追求技能成才的好状态。

二、技能培训是推动技能成才的制度性安排

“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2]中国工会也是依靠学习不断走向成功的组织。工会要扎实做好提升职工本领的培训工作。一是规划在前。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督促,年末有检查,年年在总结中提高”。二是保障有力。职工培训有领导分管,活动经费有财力保障,工学矛盾能合理安排,对培训中的难题有制度性解决方案。三是务求实效。要以质量为引领,以进步为目标,开展多种多样的培训。要力戒形式主义,坚持问题导向,用改革的思维,不断优化培训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推动培训质量稳步提升。培训和强化学习的制度性安排,让职工立德立行,强技强身,勤思勤学,创业创新,长此以往,许多职工都可以成为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在职业前景上有个好奔头。

三、载体创新是推动技能成才的重要动力

好思路好目标还需要好载体来支撑。载体从内容上看有思想引领型载体,如工会主席列席中心组学习制度、劳模宣讲等;能力提升型载体,如肯定鼓励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工会干部“当一周工人”等;权益保障型载体,如依法维权,工会办实事工程等;优质服务型载体,“工会春秋游”及文体活动载体等;关怀温暖型载体,“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合规性欢送退休职工,一年一度组织职工体检等;激励先进型载体,如劳模推荐,“最美职工”评选等;鞭策后进型载体,如警示教育,谈心谈话等。长期坚持用好的平台载体开展高质量工会活动,形成“载体育人”文化,让工会建设成为“忠诚工会、有为工会、暖心工会、活力工会和勤廉工会”。

四、技能竞赛是技能成才的好方式

竞赛状态是职工提升技能的好状态,竞赛过程是职工技能成才不可或缺的过程。就算有人没有获奖,也会大有收获。而且正如俗语所言,“今年的笋子,来年的竹子”,年轻人就是在不断参赛中获得成长。技能竞赛要有经常性。一年一度根据行业特点制定合适竞赛载体,推动职工弘扬工匠精神,在一技之长上纵向发展。技能竞赛要有层次性。要根据职务职称开展相同层次的竞赛,如旅游公司导游竞赛分初级职称组、高级职称组就是合适的安排。技能竞赛要有针对性。要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岗位特点开展劳动竞赛、“五小”竞赛等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技能竞赛结果要确保公平性。“输者心服口服,赢者自信自豪”,这将增加竞赛的吸引力。因此设计职工竞赛要闭环思考竞赛每个流程的风险点,确保结果公正,经得起网络时代网民的推敲与考验。反之,竞赛结果不公平,出现“赛得好不如找的好”的现象将对职工上进心形成负面暗示,让人觉得技能成才没有前景。公平公正的竞争能让职工立足岗位、勤学苦练,深入钻研、敢为人先,持续点燃创新创造激情。

五、担当作为是推动技能成才的重要机遇

“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3]愿意担当是前提。愿意担当的含义在于职工对党组织对单位充满感恩的心态,对工作服务对象充满责任感,身怀一项技能渴望一试身手,这是愿意担当的内在动力。工会要在党组织领导下推动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增强职工愿意担当的情怀。这是愿意担当的外在动力。内外结合,职工往往有“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感觉。敢于担当是关键。敢于担当指的是在组织需要和群众期盼的关键时刻,站出来让组织挑选,展现的是果敢的毅力,刚强的意志。善于担当是艺术。职工依法办事,按规律办事,担当的结果让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群众满意度增加,事业获得高质量发展,这是担当的“帕累托最优”。激励得当是条件。虽然我们鼓励奉献,但这与设计“为担当者担当,让实干者实惠”的制度并不矛盾。担当的职工会受到群众的感激、领导的肯定,增加评优的机会,让单位呈现出“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的良好氛围。

六、职业精神是推动技能成才的内在力量

毛泽东同志强调,“人总要有点精神的”[4]。技能成才的梦想是美好的,技能成才的过程是艰辛的,职工技能成才需要发扬强大的精神力量。一要推动学习以伟大建党精神为起点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精神品格。二是重点弘扬与工会工作密切相关的“三种精神”,那就是劳模精神,内涵是爱国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劳动精神,内涵是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工匠精神,内涵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富有这些精神的职工走向技能成才的道路,具有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将会呈现出“我要成才”,而不是“要他成才”的生动局面。三是运用好榜样的力量。既要学习好全国知名英雄模范人物的精神,又要学习好全国总工会推荐的劳动模范、英雄人物的事迹,还要注意树立身边过硬的典型。而且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影响身边人,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四是让创新创业走在前列的职工拥有职业荣誉。我们需要物质激励,但精神激励得当会产生巨大的动力。如一些基层单位探索开办的“劳模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名医工作室”等,对单位来说,是打造服务群众的知名品牌;对个人来说,是值得自豪的职业荣誉。基层工会可以根据行业、单位实际创新设立“工”字系列特色品牌,为推动职工技能成才提供精神推动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工人不仅要有力量,还要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以实际行动奏响时代主旋律。”[5]基层工会应牢记嘱托,求真务实,努力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作者单位:安徽天柱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东明.《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3年10月9日

[2]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讲话,2013年3月1日

[3]《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134页

[4]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1956年11月15日

[5]中国网·财经,《教育时评:新时代,为何呼唤大国工匠?》2021年04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