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12-1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油彩塔川

    摘要:

  • 冬至“三味”

    摘要:儿时的印象中,我对于节气完全不懂。那时,爷爷就拿着日历耐心地解释:“你看,这天是冬至,也是数九的第一天,往后天气会越来越冷,直到五九、六九才开始回暖。这一天,大家还要吃饺子,不然耳朵会被冻掉的。过了冬

  • 雅自土中生

    摘要:读鲁迅先生的《人话》,有一段道:是大热天的正午,一个农妇做事做得正苦,忽而叹道:“皇后娘娘真不知道多么快活。这时还不是在床上睡午觉,醒过来的时候,就叫道:‘太监,拿个柿饼来!’”先生文笔果然简净干练、

  • 游戏温暖的冬日

    摘要:那时冬日,冷,风带着锥骨的刺。我们却活得生龙活虎,游弋在温暖的游戏里。太阳抄起手,作壁上观,出工不出热。院墙、草木和衣服,都一样千疮百孔,冷呀!老人说,嫌冷?闲的!没有活干,我们冻得闲不住,总能倒腾点

  • 皖南三境

    摘要:宏村古韵深秋初冬交集之际,来到黄山市黟县,走进宏村,你会感受到人在画中游,画应景而生。这是一座充满古韵的村落,被人们誉为“画中村庒”。步入宏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碧绿的湖泊,当地人称之为南湖。波光、垂柳

放大 缩小 默认

雅自土中生

   期次:第8228期   作者:□米丽宏

读鲁迅先生的《人话》,有一段道:是大热天的正午,一个农妇做事做得正苦,忽而叹道:“皇后娘娘真不知道多么快活。这时还不是在床上睡午觉,醒过来的时候,就叫道:‘太监,拿个柿饼来!’”先生文笔果然简净干练、摇曳多姿。看看,人间至美光景,被那农妇凝缩于一个柿饼;宫廷的万般奢靡不是不存在,却都在她的世界之外。二者相激,让人莞尔或喷饭。但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讥笑她呢?世界那么大,谁能做到无所不晓?她的想象,贴紧了她的生活。她的日子本如一弯浅浅小溪,映见的是烟火日常小针脚,还不允许人家把柿饼当做美好的憧憬吗。

土气吗?是呀,柿饼,当然脱离不了长柿子树的泥土,跟那玉盘盛脯、水晶盛浆、玛瑙作埒、氍毹覆之、清歌佐酒、妙舞啖茶的奢华,不在一个界面;可是,万物土中生。一部《诗经》,不也是贴着地皮儿冒出的绒绒青草么?“十五国风”,160 篇,是采诗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采集来的民间歌谣呢。“风”是甚?是“土风”,是风谣哩。

土风的土,是泥土的,是民间的。《红楼梦》第四十二回,那个世故、乡气的刘姥姥,以特有的乡村朴素,为笼罩一层悲凉之雾的大观园,带来了一场痛快的大笑。“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头老母猪,不抬头”,这话儿粗俗俚鄙,满是乡野气,加之“鼓腮不语”的表情,立时笑喷了全场,连黛玉都笑岔了气。

待吃罢酒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刘姥姥妙语连珠,“大火烧了毛毛虫”“一个萝卜一头蒜”“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皆是泥土里的事。充满乡野之趣的对答,让公子小姐们笑翻了天。刘姥姥,就像是雪芹安排来的一坨乡野味儿,为红楼长卷上的高雅情致,恰到好处点了个落脚的地儿。

闲暇曾翻看蒋星煜先生的《以戏代药》,某篇记录一段河南曲子《关公辞曹》。曹操(唱):曹孟德在马上一声大叫,关二弟听我说你且慢逃。在许都我待你哪点儿不好,顿顿饭包饺子又炸油条。你曹大嫂亲自下厨烧锅燎灶,大冷天只忙得热汗不消。白面馍夹腊肉你吃腻了,又给你蒸一锅马齿菜包。搬蒜臼还把蒜汁捣,萝卜丝拌香油调了一瓢。

读这唱词,不觉就笑了。这清一色的河南口味,平民美食哟。连那曹大嫂都是河南味儿的,蛮能干,蛮贤惠,烧完锅燎完灶,又搬蒜臼调小菜儿,将美食一股脑儿置办来,怎就围不下你个关二爷呢?

可关二爷的是铁了心地忠于他哥刘备;曹大嫂你就停了手吧,还忙乎个什么劲呢?

京剧唱词中关于这个情节是这样的,曹操唱道:在曹营我待你恩高意好,上马金下马银美女红袍。保荐你寿亭侯爵禄不小,难道说你忘却了旧日故交!

这词是真雅,容量也大了,更符合历史事实了,却总是失了一种味,那种家常、乡野气,那种活泼泼的民间想象。如果说,后者是用正史般的口吻表诚意,那么前者则是用民间话语表诚意。设若是在农闲时的村戏去唱,“美女红袍”之类怎能打动人心?“手挺猴”又是什么玩意儿哩?

那烟火、自然、直白,甚至有点古风的民间话语,不仅拉近了台下观众的心理距离,就连书斋里的我们读来,也会返回一个妥帖安稳之地。那里,星星很大,四野很黑,乡土气很浓,遥远的木窗格透出一汪熏黄的灯光,似曾相识的温暖,轻轻弥漫。

雅自土中生。其实,我们只是一粒粒微尘,漫游于时间当中,最终将落进泥淖,寻回叶落归根的感觉。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