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印象中,我对于节气完全不懂。那时,爷爷就拿着日历耐心地解释:“你看,这天是冬至,也是数九的第一天,往后天气会越来越冷,直到五九、六九才开始回暖。这一天,大家还要吃饺子,不然耳朵会被冻掉的。过了冬至,很快就是阳历年了。”
上小学的时候,母亲告诉我,冬至是大吉之日,这一天,是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的开始。过了冬至,就快要过年了。
冬至从小就在我内心打上了烙印,尤其是冬至的味道早已融入我的血脉。
寒冷的味道。儿时,冬至后都会下场大雪,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早上起来,瓦房上已经有了积雪,雪是非常美的,它是那样晶莹剔透。迎着雪花扑面纷飞的惬意,感受着雪的温柔,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不过一晚上的时间,房屋、院落、村道,树枝上、田野里到处都被厚厚的白雪覆盖着,在白茫茫一片的雪中,小伙伴们像提前约好一样,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冷的是气候,热的是童心,是属于孩子们的美好时光。
温暖的味道。冬至日,最难忘的莫过于一盘好吃的水饺。儿时,母亲总是早早地备好饺子馅,再开始和面。父亲总会在一旁擀皮,母亲则熟练地包着水饺。锅里的水很快就冒热气了,饺子下锅后水蒸气带着香气四散开来,让人忍不住垂涎。等饺子煮熟后,装进碗中,然后再浇上臊子汤,一碗下肚,胃里满是享受,身体也暖和和的。后来我远离故乡,冬至就吃不到母亲做的饺子了,但冬至前,母亲总会打电话叮嘱我:“冬至吃饺子,耳朵不受冻。”我在外工作 20 多年,每临近冬至就有母亲的提醒,这也是冬至最温暖的味道吧。
相思的味道。冬至夜,最相思。在冬至漫漫长夜里,抬头望着天空,我的思绪常常会忍不住回到故乡,仿佛隐隐地看到,父亲早已经备好稀缺的年货,奶奶夜以继日纺织棉线,母亲开始缝制过年的新衣,把最厚的棉衣棉裤从箱底翻出,穿到家人身上,把围巾围在我的脖子上。入睡前,母亲把炕烧得更热,把被褥铺得更厚,把柴火积添得更多……冬至过后,一个阳光灿烂的季节正扑面而来。故乡的高铁已经开通了,回乡的脚步更快了。我盼望着早日与家人团聚,与好友言欢。
岁月在老,苍天在老,但每年冬至的味道、冬至的感觉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