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1-1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雪在烧

    摘要:

  • 流年里的安慰

    摘要:书是我的一位知己,它在我的房间或办公室,与我相会,同时又隐身在某处看不见的地方,安慰我的灵魂。少时读书,多半是抱着课本“死磕”,偶尔读点课外书,像馋嘴猴偷吃东西般盲目。想来那时读书,多少带着改变命运的

  • 暖砚伴冬

    摘要:“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这是《红楼梦》中的一个灯谜,谜底为文房四宝之一——砚台。砚台的功能是磨墨,汉代刘熙所撰《释名》云:“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墨在常温下自然可以香飘溢远,

  • 可以的主体和客体

    摘要:人是可以的主体,也能成为可以的客体。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除了体现在智力、经验、文化修养等方面外,人性的因素同样不可缺少。可以的主体指的是特定关系、特定条件或特定事件中的人或组织。包括一切具有行为能力、

  • 阳产土楼

    摘要:冬日,又去徽州,这次是去歙县阳产村。车窗外,粉墙黛瓦马头墙,或在山肚,或在林中,或在溪边,随意搭配,入眼皆成画。来到山脚下,换乘小型面包车上山。峰回路转,贴壁开凿的盘山公路蜿蜒崎岖。司机的车技十分娴熟

放大 缩小 默认

暖砚伴冬

   期次:第8245期   作者:□钱续坤

“ 身 自 端 方 ,体 自 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这是《红楼梦》中的一个灯谜,谜底为文房四宝之一——砚台。

砚台的功能是磨墨,汉代刘熙所撰《释名》云:“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墨在常温下自然可以香飘溢远,但是进入数九寒天,刚刚研好的墨很容易被冻住,以至于无法挥毫落纸。这种尴尬的场景,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在漠北军帐中起草战斗檄文时经历过:“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诗仙”李白也曾无可奈何地叹息:“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为了能在冬天继续写字,古人发明了一种化冰开墨的“神器”——暖砚。

关于暖砚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的《四民月令》,而后各代均有承袭。到了唐代时,关于暖砚的记载颇多。唐代张说《张燕公集》中收有《暖砚铭》:“笔锋晓冻,墨池夜结,香炭潜燃,推寒致热。”白居易在《青毡帐二十韵》诗中吟曰:“砚温融冻墨,瓶暖变春泉。”唐玄宗李隆基更是拥有一方制作精巧的暖砚,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内库中有七宝砚炉一所,曲尽其巧。每至冬寒砚冻,置于炉上,砚冰自消,不劳置火。冬月帝常用之。”由此可见,暖砚在当时还是非常稀罕和珍贵的,并非一般的寒门士子所能使用。

暖砚被广泛使用,是从明代开始的。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由于天气寒冷,砚台里的墨汁很容易结冰,极大地影响了文职人员的办公效率,于是暖砚就成为各级政府机构中官员的办公标配。明代屠隆在《纸墨笔砚笺冬月砚》中记载:“冬天严寒不可用佳砚,得青州熟铁砚,可以敌冻,炙砚需用四脚挣炉,架火砚上,微微逼之,或用砚炉也可。”

到了清代,暖砚的功能得以拓展,兼有陈设欣赏的效用。雍正皇帝对暖砚可谓情有独钟。据说他曾对一种用火加温的铜砚非常感兴趣,认为在铜砚底部生火加热不妥,多次下旨命令造办处工匠改进。造办处按照雍正的旨意,足足费时十个月,才造出令皇帝满意的暖砚。

暖砚的造型多为正方形、长方形、六方形、八方形、圆形、鼓形等。从加热方法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为“水暖型”,即在墨堂之下凿出空腔,通过注入热水使砚面的温度升高;二为“火暖型”,即在砚面之下制成空腔,引入炭火烧烤或置放油灯加热。其中火暖型的暖砚要经受炭火的长时间烘烤,端石、红丝石、洮石等细腻滋润的砚石很容易被烤焦开裂,所以只能选用质地细密、硬度更高的歙石或松花江绿石制砚。

由于暖砚制造工序复杂,造价较高,属于文房中的奢侈品,一般寒士难能用上。到了清代中晚期,紫砂暖砚的出现,为普通人家的读书人使用暖砚提供了机会,加之紫砂泥可塑性强、透气性佳和耐高温的特性,能制造出各式各样的紫砂暖砚,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文人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一生之中最相亲傍。”暖砚作为古代文房用品,为无数文人在数九严寒笔耕不辍,创作出诗文辞赋、书画作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目前流传下来的暖砚,大多是明清时期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极佳,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4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