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1-1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雪在烧

    摘要:

  • 流年里的安慰

    摘要:书是我的一位知己,它在我的房间或办公室,与我相会,同时又隐身在某处看不见的地方,安慰我的灵魂。少时读书,多半是抱着课本“死磕”,偶尔读点课外书,像馋嘴猴偷吃东西般盲目。想来那时读书,多少带着改变命运的

  • 暖砚伴冬

    摘要:“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这是《红楼梦》中的一个灯谜,谜底为文房四宝之一——砚台。砚台的功能是磨墨,汉代刘熙所撰《释名》云:“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墨在常温下自然可以香飘溢远,

  • 可以的主体和客体

    摘要:人是可以的主体,也能成为可以的客体。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除了体现在智力、经验、文化修养等方面外,人性的因素同样不可缺少。可以的主体指的是特定关系、特定条件或特定事件中的人或组织。包括一切具有行为能力、

  • 阳产土楼

    摘要:冬日,又去徽州,这次是去歙县阳产村。车窗外,粉墙黛瓦马头墙,或在山肚,或在林中,或在溪边,随意搭配,入眼皆成画。来到山脚下,换乘小型面包车上山。峰回路转,贴壁开凿的盘山公路蜿蜒崎岖。司机的车技十分娴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流年里的安慰

   期次:第8245期   作者:□宁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朱谱清

书是我的一位知己,它在我的房间或办公室,与我相会,同时又隐身在某处看不见的地方,安慰我的灵魂。

少时读书,多半是抱着课本“死磕”,偶尔读点课外书,像馋嘴猴偷吃东西般盲目。想来那时读书,多少带着改变命运的功利性。及至成人,抛却功利性自由状态下的读书,则是一种享受。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刚工作不久,朋友很少,亦没有恋爱,排解寂寞的最好方式便是去读书。小城的文化馆就在单位对面,图书馆在其一侧,每每有空闲时间,我就跨过津河路,穿过喧闹的市井声,去文化馆借书看。

作家赫尔博斯曾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在那间光线昏暗的房间里,管理员坐在台子后面,我看不清她的样子。我不禁想,她可以“拥有”整座图书馆的书,真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

从此,借书阅读便成了我不负青春的重要途径。

现在想来,以前读书实在不成章法。有时全凭兴趣,今天读一读海子的诗,还没完全读完和领悟,明天又去读另一个人的作品。这样造成的结果便是浮于表面、理解不深。如今,与一些喜爱读书写作的同好一起,聊聊正在读或想要读的书,交换彼此的想法,眼界要比“单打独斗”开阔些。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各种电子书籍广阔如海,既增加了阅读面,也需要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在珍珠与沙砾间挑选真正的宝贝。

不可否认,读书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读书和性格、年龄、阅历、心境不无关系。年轻时读张爱玲,惊羡于她的才华,中年时再读,则更能体会她笔下那浮华背后的苍凉。

对于喜爱的作家,需要一读再读,方能理解文章里的深意。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对我影响很深。面对命运的狠狠一击,作者经过痛苦挣扎后勇敢面对,让我体会到生命是如此坚韧。那从未停止过的对生死的追问与思索,对母亲的怀念与歉疚,读罢掩卷细品,总能击中你内心柔软的部分。还有苇岸的《大地上的事》,语言简洁质朴,作者以行动感知大地、贴近大地,其中的“二十四节气”是其未完成之作,让人深感遗憾。从苇岸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对传统节气的倾心,对大地生命的倾听,反思现代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作为自然资源系统的一员,除了在工作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也喜欢阅读以生态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比如我的案头书《山林笔记》。

《山林笔记》完整呈现了作家胡冬林于2007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长白山林区考察、学习和写作的日常点滴。体现了他对故乡山水和生态的热爱和珍惜,是一份反映长白山林区动植物生态环境和作家个人创作经历的珍贵文本。他提到了 12 条写作观:持续终生的强烈兴趣、世界观、自然观、能吃苦、感悟力、手要勤……最后一条是:“爱,偏执的爱,爱一棵树,爱各种植物,爱林中的鸟类及动物甚于爱一个人。”

唯有热爱,才能真正拥有向内的慰藉和安宁。如此看来,写作犹如挖掘深山的宝藏,给人以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愉悦。《山林笔记》那洋洋洒洒一千多页的文字,不仅是胡冬林用手写出的,用脚走出的,用眼观察到的,更是用生命浇灌出的。

随着阅历的增长及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越是富有真知灼见的书籍,越会在时间的长河中熠熠闪光。网络阅读的出现,使以前占主流的传统纸质阅读方式受到很大冲击,但我依然喜欢纸质阅读。那种白纸黑字间的古朴和安静,给人以慰藉和陪伴。岁月本是流水,不停地流淌,有时根本抓不住,阅读或许就是让时间慢下来,让岁月静下来。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没有谁能够走完所有的山河。因此,阅读对于我们而言,便是走向世界的道路,是通往智慧的阶梯。

哲学家叔本华说:“有病时,药就是好的;冬天时,火炉就是好的;年轻时,爱情是好的。”我想加一句:“若要此生不虚度,读书是好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4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