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2-2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春巢

    摘要:春节后回到办公室。一打开窗,那座荒巢迎面扑来。去年春天,刚到项目,委托方让我挑办公室。三层的办公区,我唯独相中这间。打开窗,隔着办公区绿化带及几层围墙,我就能看见不远处的湖,以及一片萋萋的小树林。那湖

  • 夜逛安庆倒扒狮街

    摘要:春节期间,我去安庆访友。晚饭后,友人带我到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闲逛。一眼望去,一盏盏七彩宫灯沿街悬挂,霓虹闪烁,处处流光溢彩。人头攒动,热热闹闹,灯光映红了人们的笑脸,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一座牌坊映入

  • 报春

    摘要:

  • 猫耳朵的味道

    摘要:第一次听说猫耳朵,就觉得奇怪,它并非猫的耳朵,而是一种乡村美食,只因其外形有点像吧。小时候,我们家乡不做这个。第一次见,是在五十多年前去舅公家拜年,那是一个山里人家,在率水河对岸,需要坐船去。拜完年,

  • 春雨如玉

    摘要:春节过后,带儿子去皖南山区老家,接父亲回城里。当晚恰逢下雨,睡在老屋里,半夜时分,儿子忽然把双手伸出被窝,神秘地说:“爸,你听,雨也会弹古筝。这是高音的‘duo’,这是中音的‘mi’。”寒假期间给儿子

  • 春天从体内破土而出

    摘要:竹笋留给我的印象,一直是励志和积极的。在黑暗中积累了一季的力量,它们的根握紧了大地蓬勃的脉动。只等春雨洒落,便猛地抬头,破土而出。从蚂蚁的视角来看,就像是一座座巍峨的金字塔拔地而起,直入云霄。高中时,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天从体内破土而出

   期次:第8277期   作者:□仇士鹏

竹笋留给我的印象,一直是励志和积极的。在黑暗中积累了一季的力量,它们的根握紧了大地蓬勃的脉动。只等春雨洒落,便猛地抬头,破土而出。从蚂蚁的视角来看,就像是一座座巍峨的金字塔拔地而起,直入云霄。

高中时,有位同学很喜欢竹笋,他在荣誉墙的格言栏里写道,“像竹笋一样,一鸣惊人。”他也是这么做的。高一时,他的名字一直沉甸甸地挂在成绩单的最后一位。那应当是他求学生涯里的凛冬,从乡下的中学考进来,基础薄弱,听课时经常“掉线”。但他并没有破罐子破摔,而是像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一样,不管是课间还是周末,都牢牢地坐在位子上,低头刷题。终于,在高二摸底考试时,他的成绩上升至班里的前二十,高三更是一跃进入年级前十。这棵才露尖尖角的“小竹笋”,耸立成了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金字塔”。

印象中,他也很喜欢吃竹笋。“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他说,只有亲口品尝竹笋的滋味,才能明白苏东坡流连忘返的原因,才会理解陆游“味抵驼峰牛尾狸”的感叹。他尤爱竹笋炒肉,素净和荤腥相映成趣,鲜味便有了更悠久的余韵。而竹笋炒肉作为食堂里的“常客”,也是青春的回忆里的一枚印章——那时候,我们多像竹笋,青涩而又灰头土脸,未来的挺拔都还蜷缩在体内。庆幸的是,无论是迷茫、遗憾还是叛逆,我们都在下意识地厚积薄发、野蛮生长,冲出土地或有先后,但撞入的都是春天的怀抱。

毕业聚餐时,这位同学特地点了一道竹笋炖鸡。他端着酒杯说:“《诗经》中有一句‘其籁伊何,惟笋及蒲’,在古代,笋可是饯别酒宴上的珍品,今天吃最是应景。祝愿我们以后都会像雨后春笋一样,一日三尺,一鸣惊人!”想想三年前的他,我突然理解,为何古人称竹笋为“化龙枝”了。

母亲也是竹笋的拥趸,她很欣赏它“嘴尖皮厚腹中空”的样子,时常教育我,“你要像竹笋一样,做事有冲劲,但又不招摇。”竹笋不妖不艳,踏踏实实,长大后更加虚心,无愧于历代文人的钟爱。

母亲说,每次下雨后,竹笋就一个接一个地冒了出来,每一条根都鼓着腮帮吸收阳光雨露,绝不会因为不好意思而故作姿态,把生存的机会拱手让人。母亲以前因为害羞,放弃了某次表现的机会,结果错失了本该唾手可得的“龙门”。所以她经常对我念叨,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不管心里多么不好意思,该露脸时就露脸。

只可惜,现在的我嘴钝皮薄,既会为每一寸的拔节而沾沾自喜,又会下意识地偏居一隅,宁愿悠闲生活,也不想挤进熙熙攘攘的人群去争取“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的机会。不过,也正因如此,我走过十几年的风尘仆仆,影子依旧能和谐地融入竹影的婆娑中,也算有得有失。

我唯一抓住的机会,就是春天回老家时,和父亲一起去挖竹笋——灵魂里缺竹笋,就用食补。只是,长久地生活在高楼里,冷落了山野,泥土赌气地把竹笋牢牢捂住,让我翻来覆去地找也发现不了。父亲不一样,土生土长的他,格外受竹林的欢迎。他目光一扫,便能找到并读懂竹笋给出的线索。“多明显啊!”只见他用锄头一刨,竹笋就被挖出来了。我为何就瞧不见呢?因此,和父亲上山,就成了一场邂逅惊喜的旅程,虽然我只是旁观者,但也能分到一点竹林的恩泽。用山泉把竹笋做成汤,一口饮下,我便和山野拥有了同样的呼吸。

隐约间,我感到竹笋里贮藏的春天,终于从我的体内破土而出。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4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