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2-2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春巢

    摘要:春节后回到办公室。一打开窗,那座荒巢迎面扑来。去年春天,刚到项目,委托方让我挑办公室。三层的办公区,我唯独相中这间。打开窗,隔着办公区绿化带及几层围墙,我就能看见不远处的湖,以及一片萋萋的小树林。那湖

  • 夜逛安庆倒扒狮街

    摘要:春节期间,我去安庆访友。晚饭后,友人带我到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闲逛。一眼望去,一盏盏七彩宫灯沿街悬挂,霓虹闪烁,处处流光溢彩。人头攒动,热热闹闹,灯光映红了人们的笑脸,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一座牌坊映入

  • 报春

    摘要:

  • 猫耳朵的味道

    摘要:第一次听说猫耳朵,就觉得奇怪,它并非猫的耳朵,而是一种乡村美食,只因其外形有点像吧。小时候,我们家乡不做这个。第一次见,是在五十多年前去舅公家拜年,那是一个山里人家,在率水河对岸,需要坐船去。拜完年,

  • 春雨如玉

    摘要:春节过后,带儿子去皖南山区老家,接父亲回城里。当晚恰逢下雨,睡在老屋里,半夜时分,儿子忽然把双手伸出被窝,神秘地说:“爸,你听,雨也会弹古筝。这是高音的‘duo’,这是中音的‘mi’。”寒假期间给儿子

  • 春天从体内破土而出

    摘要:竹笋留给我的印象,一直是励志和积极的。在黑暗中积累了一季的力量,它们的根握紧了大地蓬勃的脉动。只等春雨洒落,便猛地抬头,破土而出。从蚂蚁的视角来看,就像是一座座巍峨的金字塔拔地而起,直入云霄。高中时,

放大 缩小 默认

夜逛安庆倒扒狮街

   期次:第8277期   作者:□唐红生

春节期间,我去安庆访友。晚饭后,友人带我到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闲逛。

一眼望去,一盏盏 七 彩 宫 灯 沿 街 悬挂,霓虹闪烁,处处流光溢彩。人头攒动,热热闹闹,灯光映红了人们的笑脸,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一座牌坊映入眼帘,在白色灯光的照射下尤为醒目。这是明代隆庆年间建起的一座四柱三门汉白玉牌坊,因两侧石柱下各 有 两 对 倒 扒 狮 石雕,故当地人称此处为倒扒狮街。细看石雕,狮子卷毛圆眼,尾巴高高翘起。一对母狮怀抱小狮,一对雄狮脚踏绣球,生动至极。虽历经四百余年的 风 雨 ,仍 栩 栩 如生。更为有趣的是,按当地民俗,狮子倒扒一来表示财气不外流,有财源滚滚之意;二来代表谦恭诚信,这正是经商之道。行走在石板道上,两侧商铺林立,一家紧挨着一家。夜空下,高高的马头墙犹如一匹匹昂首长啸的骏马,英姿飒爽。檐廊斑斓陈旧,仍见雕饰镂刻,疏朗有致。纹路厚重的木板门,遮挡不住岁月留下的尘烟。大风会馆、电影院、老字号店……如同一册册老书,记录着陈年往事,依稀见到旧日繁华。一面牌子上写满了安庆城地名,钱牌楼、状元府、胭脂巷……

古香古色的店铺,被明艳的灯光装饰得美轮美奂,各种商品应有尽有。行至一瓷器商店,几位手艺人正在晶莹剔透的白瓷上绘画。有云遮雾绕的山水画,也有鲜艳灵动的花鸟画。

没走几步,只见一群人围观着什么。我们挤进人群,一位老艺人手拿一把银剪正在飞快地剪纸,十二生肖惟妙惟肖。今年是龙年,龙的各种形象非常受欢迎。这些传统技艺,不知经过多少代人推陈出新,如今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行至一古琴舍,几位身着汉服的女子优雅地抚琴,那天籁之音让人瞬间安静下来。檀香缭绕于梁柱间,琴音萦绕于我心间……

从清朝到民国时期,这里就已经形成了以老字号为龙头的繁华商业区,国家地理标志、中华老字号“胡玉美”酱便坐落于此。店内醒目位置写着:“酱有德,小天下;酱有信,达天下;酱有恒,共天下。”字里行间透出缕缕蚕豆酱香和近两百年历史的韵味。

“麦陇香”是一家传承中式糕点的百年老店,名字出自苏轼的《南园》:“春畦雨过罗纨腻,夏垄风来饼饵香。”既富有诗意,又散发泥土芬芳。店内食品琳琅满目,老京果、花生酥糖……

古戏台上正在表演黄梅戏,不时传来阵阵喝彩声。清代乾隆年间,发源于皖鄂交界处的采茶调传至安庆后,与本地方言相结合,经老一辈艺术家的继承与发扬,逐渐成为蜚声海内外的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等著名曲目脍炙人口,淳朴流畅的唱腔、清新明快的曲调,不管男女老少,谁都会哼唱几句。一曲黄梅戏唱罢,顿时欢声雷动。紧接着,一群身着唐装的女子翩翩起舞。伴随优美的音乐,舞台华美绚丽,一派大唐气象呈现在面前。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和一路所见所闻,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这座古城昔日辉煌与今日蓬勃发展交相辉映,更感受到古城文脉赓续不断、皖江文化源远流长。

眼前的一面白墙上写着海子的《给安庆》:“五岁的黎明,五岁的马,你面朝江水,坐下……可能是姻缘,也可能是友情。”我一遍遍地念着,咀嚼海子对家乡的无限深情。才一日,我便与安庆结下了情缘。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