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4-0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亳州公交驾驶员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摘要:本报讯3月29日,亳州公交81路“战友车队”驾驶员任兵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采集308毫升造血干细胞,为一位血液病患者生命续航,成为亳州市第3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2015年的一次献血中

  • 智能化育秧赋能春耕

    摘要:近日,六安市霍邱县扈胡镇和平村种粮大户韩道海(左二)到当地一家大型育秧工厂查看自己家秧苗的长势。眼下正值再生稻育秧关键期,为帮助粮农发展“再生稻”,霍邱县拿出2000多万元涉农专项资金,在全县种植核心

  • “爱唠叨”的“管家”温暖社区老人心

    摘要:“杜奶奶,这次看病花了400元,我给您记在本子上了,发票夹在本子里,报销的时候拿上就行。”近日,在合肥市肥东县桥头集镇复兴社区独居老人杜传姐的家中,社区老幼专干袁会杰帮老人办完养老保险认证后,一遍遍地

  • 歙县:产权交易上“平台”农村资产“活”起来

    摘要:“春天看梅花,全年看盆景。民宿位于村子中心地带,回头客很多,有的游客每年都来小住一段时间,卖花渔村的美景适合慢旅游、深体验。”走进黄山市歙县雄村镇卖花渔村,吾语山房民宿主理人罗灿凤热情地向来人介绍。罗

  • 刘亚东:让乡亲们看病有“医靠”

    摘要:“大姐,今天血压有点高啊,这几天要注意一点!”“水吊完了叫我,一会儿给你换另外一瓶。”“来,我们到里面检查一下心电图。”在合肥市肥东县马湖乡三官社区,村民们每天都能看到村医刘亚东穿着白大褂在卫生室里忙

  • 1.19亿人次出游!清明节假期“不负春光”

    摘要: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文化和旅游部4月6日数据显示,今年清明节假期,人们出游热情持续

放大 缩小 默认

1.19亿人次出游!清明节假期“不负春光”

   期次:第8303期   作者:□新华社记者 徐壮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 1.19 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 2019年同期增长11.5%;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

文化和旅游部4月6日数据显示,今年清明节假期,人们出游热情持续高涨,“民俗文化”和“踏青赏花”引领假日别样风景。

在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380亩的西塘生态高效智慧茶园热闹非凡。漫山新绿中,游客与采茶工人一同呼吸茶香。“茶旅融合”激活传统产业,为人们在春季出游增添新选择。

上春山、寄思念、续习俗。这个清明节假期,人们怎样用出游回答“不负春光”?

用铭记充实春天——“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落日万人思。”作为传统节日之一的清明节,杨柳依依、细雨纷纷,正好相衬人们追思先祖、缅怀先烈的情怀。

慎终追远是清明节特有的文化精神。清明节当天以及前夕,各地纷纷开展祭扫英烈活动,各大红色景点也迎来客流高峰。人们祭奠先烈,寄托哀思,多得感悟。

用脚步丈量春天——“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时节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此时不冷不热、生机盎然,刚脱下冬衣的人们更加珍惜满眼春色,倾向同自然亲近。

携程数据显示,山岳类景区清明节假期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770%,赏花类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391%。

天公同样作美。根据中国气象局预报,清明节期间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1 到 3℃,北方大部地区及云南、海南等地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

好天气撺掇人们出门“找春天”。在北京,全市公园3天共接待游客544.93万人次。自驾、骑行、徒步成为清明节假日出游的热门方式,短途游、周边游以及本地游受青睐,大江南北处处有“人气”。

用国风装点春天——出游怎么少得了拍照?当下的旅行穿搭“顶流”依然属于国风。打开社交平台,国风穿搭、新中式、汉服妆造、非遗体验等成为清明节出游的关键词。

正在洛阳举行的第 41 届牡丹文化节上,身着唐装汉服的游客穿梭在花海中,人花相映,尽态极妍。飞猪数据显示,假期期间国风赏花热度同比去年增长近3倍,杭州、苏州、洛阳等地国风赏花游热度居高不下。

从洛阳牡丹文化节,到林芝桃花旅游文化节,从天津五大道海棠花节,到婺源油菜花节……入春以来,庆贺百花生辰的民俗活动在中国各地陆续登场,吃青团、插杨柳等传统习俗也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尽显。

古人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在中国,春天一直被赋予希望与美好的意涵。一年之计在于春,只要不负美好春光,一定更增前行动力。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