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6-2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江苏溧阳:拓展劳模工匠助力新质生产力新路径

    摘要:今年以来,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总工会认真落实“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拓展劳模工匠助力新质生产力新路径,用心用情、做精做实,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已开展技术帮扶、技能培训、师带徒活动74

  • 江苏扬州“团室共建”再创新业绩

    摘要:日前,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副市长、扬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科技镇长团团长张正和带领第十六批科技镇长团部分成员来到仪征市恒盛机械有限公司,与企业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成员一道,就如何突破技术瓶颈、开发新技术、把

  • 浙江嘉兴工会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摘要:近日,浙江省嘉兴市总工会先后在嘉兴大学、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启动“阳光就业·扬帆起航”工会帮就业系列活动,为即将踏入社会的毕业生提供实用的就业和创业指导。系列讲座邀请了多位

  • 上海闵行工会持续推动“百千万创新型职工”选树

    摘要:6月12日至14日,第十届上交会在世博展览馆举办,汇聚了来自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19个省市的创新成果,参展企业近千家,集中了一批各领域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在众多创新成果中,由上海市闵行区

  • 摘要:6月12日,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邱集镇王林村一家电子元件厂工人在电感组装车间精心操作,这家公司今年陆续招收300名农民工(包括40名伤残人员)进厂务工。近年该县出台一系列措施加快乡村振兴建设,建微工厂吸

  • 今年打造1000个“一站式”服务阵地

    摘要:至2024年底,在全市范围内统筹工会各类型实体阵地资源,建设1000个融合型服务阵地,同时确保高质量完成1000间生产一线职工工间休息室的建设改善任务。近日,上海市总工会召开上海工会服务阵地焕新行动暨

  • 浙江宁波构建高素养劳动者聚集地

    摘要:从行业小白到部门副经理,就职于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的蔡嘉新凭借不断创新的技术,研发出综合良率99.9%的芯片封装方法;就职于宁波尚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夏汪涛虽是职业院校出身,却超越高学历同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实施“一人一技”终身职业技能培训

浙江宁波构建高素养劳动者聚集地

   期次:第8355期   

从行业小白到部门副经理,就职于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的蔡嘉新凭借不断创新的技 术 ,研 发 出 综 合 良 率99.9%的芯片封装方法;就职于宁波尚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夏汪涛虽是职业院校出身,却超越高学历同事,成为科研团队负责人,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越来越多的高素养劳动者正成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来自浙江省宁波市人社局的数据显示,当前该市技能人才数、高技能人才数分别达到 193 万人和 66 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数占技能人才数比重逾34%。

去年以来,宁波锚定“人人有技能”目标,面向全体有培训意愿的在甬劳动者,创新实施“一人一 技 ”终 身 职 业 技 能 培训,推动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聚力打造职业技能人才集聚高地。

整合资源形成培训合力,实施校、企、协多元培育模式,增强培训“供给力”。为此,该市人社部门联合院校、企业、实训基地等力量,推出“一老一小”技能培训、“金蓝领”技能提升等多项活动。今年启动的“工匠出彩”专项行动则聚焦数字化制造领域,将设立逾1000个培训评价共同体,让有培训意愿的劳动者能迅速找到适配课程。

“行动”之下,不同人群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技能“进阶之路”。对于学生,无论是江北的“新型学徒双选会”,还是宁海的“四方联动”培育机制,都立足于校企合作,共建技能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在车间得到实践、提升,为将来就业铺平道路。

对于企业职工,不管是镇海石化建安东鼎工匠学院自主开发的18个专业类别共420门课程,让职工不出企业便可学到“一身本领”,还是北仑打造的技能型工业社区,通过集中需求、合理安排、就近组织的方式开展技能培训,抑或成为职工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新方式的奉化“凤麓杯”职业技能竞赛,都是宁波通过开展自主培训和优质竞赛体系构建技能提升环境、打开劳动者成才“空间”的最好证明。

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生态链”,创新开发全市“技能数字地图”,实现培训、考证、鉴定“一键可查”。今年,宁波再次提出到年底打造一批创新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的目标。

有课可选、就近可学,如此的便利性进一步激发了技能人才的学习积极性。在江北,“市民夜校”开课首日,19门技能课被“秒光”,秀出了市民对“家门口”学技的热情;在鄞州,一场技能夜市,让市民感受到技能之美,也知晓了自己家附近的学技点位;在海曙,融入零工市场的培训机构,既接地气,又实现培训求职一条龙服务。

聚焦尊重人才,宁波进一步完善荣誉机制、奖励机制,推动全社会形成爱惜技能人才的良好风气。在宁波各地,各项举措正为技能人才的美好生活助力,鄞州“金匠银匠”制度打破唯学历论,用真金白银体现对技能人才的尊重;江北“技能贷”为技能人才的创业梦添上翅膀;象山“人才码”更是将技能人才与高层次人才放在同一平台……近年来,宁波围绕技能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出台多项政策,为技能人才生活提质护航。2021年出台的《关于高水平培育新时代宁波工匠队伍的实施意见》,利用购房、养老、医疗等30余项配套政策,为技能人才在政治、经济、社会待遇等方面描绘美好蓝图。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宁波还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激励、以技提薪等方式,让更多技能人才致富增收。位于镇海的宁波甬友电子有限公司,根据职工技术水平设置最高每月3000元的津贴;位于前湾新区的宁波众茂杭州湾热电有限公司,根据技术参与和效益分配,创建五项薪酬激励机制。

步入新时代,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下一步,该市将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深化实施“一人一技”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到2027年底,全市技能人才数、高技能人才数分别达到 220 万人以上、80 万人以上,技能人才数占从业人员数、高技能人才数占技能人才数比重均超过37%。

(浙江工人日报通讯员 李睿清)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