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解决好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问题,滁州市积极探索“五个一”服务模式,用“一餐热饭”让老年人暖胃更暖心。
绘好“一张图”织密方便可及网络
滁州市科学布点建设老年食堂(助餐点),首先结合文明创建等工作,组织村(居)工作者、网格员入户走访,调研摸排老年人用餐需求,为合理规划助餐点规模、制定配套服务标准提供依据。在需求调研基础上,滁州市科学规划助餐布局,城市社区按“10 分钟就餐服务圈”建设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农村优先在留守老年人数量多、居住比较集中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布点。在建点方式上,滁州市依托现有存量设施资源,通过整合、改建既有设施与适度新建相结合的方式,开设一批标准化老年食堂(助餐点),增加助餐服务供给。
搭好“一平台”构建多元参与格局
滁州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思路,搭建“X+助餐”运营平台。“市场主体+助餐”方式将已建成的老年食堂(助餐点)交由专业社会力量连锁化运营,共协调33家社会餐饮机构开设“老年餐桌”。“自治互助+助餐”方式引导村(居)使用集体经济收入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支持村级自治组织运营老年食堂,增强村级老年助餐服务的“造血”功能;鼓励农村偏远地区采取邻里互助、亲友帮扶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公益慈善+助餐”方式鼓励和引导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公益慈善力量捐款捐物,开展志愿服务,支持老年助餐服务。
用好“一张卡”打造信息支撑系统
滁州市以社保卡为载体,建设全市老年助餐服务信息平台,助力老年助餐服务发展。一方面,发布全市养老服务地图 App,同步上线老年助餐点数据,让有需求的老年人更加便捷地获取助餐点信息。另一方面,建立政府监管账户,助餐平台集建档审批、助餐消费、补贴发放、实时监管、统计分析等功能于一体,在市域范围内通存通用,实现老年助餐申请“一网通办”、助餐“一卡通刷”、经费“统一结算”、补贴“即时划减”。滁州市还推动助餐平台与“皖事通”平台互联互通,实现“社保卡+App+网上点餐+综合监管”全维度系统支撑。
做好“一餐饭”提升健康餐食品质
滁州市在餐食品质、卫生环境和监督管理上下功夫,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一是每周更新食谱,每天更换菜单,食谱菜单不重样、营养搭配更均衡。针对不同老年人多元化需求,推出个性化定制餐食,并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点餐服务。二是注重餐食品质,推动助餐服务机构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打造从田间到厨房的新鲜供应链,建立菜品检验管理制度和食材选择对照标准,确保食材新鲜。三是统一制作标识标牌,规范悬挂“六公示”内容,打造公开透明的服务环境,相关部门定期组织食品安全业务培训,开展食品安全检查。
组好“一支队”拓展多样服务功能
滁州市组建老年助餐志愿服务队,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助老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以低保、特困等特殊老年群体为服务重点,为行动不便的服务对象送餐上门,同时送去心理慰藉和关心关爱。老年食堂(助餐点)经常开展防诈骗、健康知识讲座、文体娱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老年餐桌打造成“书桌”“茶桌”“文娱桌”。
(本报记者 蒋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