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食堂关门,我便常去校门外的馆子里吃饭,因此认识了殷大叔。
他大概四十多岁,穿着有大块油斑的红汗衫,剃了光头,嘴上却蓄着一圈密密的胡须。从脸到胳膊,露出来的皮肤都显出泥浆般的颜色。
他喜欢坐在最角落的桌子上吃饭。和我们不同,他不玩手机,只是专心致志地吃着饭菜。他的午饭很简单,一碗白米饭,一瓶啤酒,一碟凉菜,却能津津有味地吃上一个小时。身边的人匆匆地来,匆匆地走,他却目不斜视。
某次我离开时,朝他那儿瞅上一眼,只见他夹起一筷子菜,放在饭里搅,把菜上的调料与汤水都抹到饭上,然后把菜放回去,按在汤里涮一涮,再开始吃饭。难怪吃得这么久!
有一天,我来得迟了,终于见到了殷大叔结账。他的碟子里明明还有大半的菜,我不禁有些疑惑。却听殷大叔说道:“老板,老规矩,把这碟菜放进冰箱里,我晚上再来吃,到时候一起结账!”他走后,我瞥了一眼他的桌子,只见碗里、桌上没有一粒米。我问老板:“你们真给他放冰箱啊?”“怎么可能!那冰箱里别的东西怎么办?我都是在他晚上来之前重新给他做一份。他是真不容易,家里老的小的都等着他养活呢,咱们能帮一点是一点。”我这才知道,殷大叔是一位农民工,家里有个今年高考的孩子,还有一个残疾的老婆,守在老家照顾老人。
老板说,殷大叔原来最常去的是街对面的包子铺,一大杯白开水,一塑料袋的馒头,就是一顿丰盛的午饭。不过那个老板前几个月把店转让了,殷大叔就到他们店里来了。
“那你见过他儿子吗?”“我还真见过,是个懂事的小伙子,高考结束后,就四处找兼职,还在街上发传单。人可瘦了,但眼睛很亮,和人说话的时候笑呵呵的。”
老板曾对小殷说:“你爸这辈子太辛苦了,你一定好好努力,不辜负他。”小殷说道:“我爸会种地、做木工、盖房子,但没上过学,所以始终找不到好工作。不过他的苦日子就要到头了,等毕业后我来养他,不会再让他这么辛苦。”老板听后连声夸他“好孩子”。
前些天,小殷的成绩出来了,高出一本线一百多分,能上一所不错的大学。殷大叔第一次点了碗肉菜,吃得满脸通红。我也第一次见到了小殷,见到了他那双明亮的眼睛,和那可爱的笑容。
也许在殷大叔的眼中,他的生活一直都不是困苦的,过去不是,现在不是,以后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