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8-2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阜阳:造得了极寒服帮得了村就业

    摘要:“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这身户外棉服轻薄又保暖”“这套衣服为消防员定制,260摄氏度下还能阻燃和隔热”……8月24日,在位于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的吉祥三宝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展示厅,记者既看到常用的家

  • 我省公布2024年度全省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

    摘要:本报讯8月25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日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省财政厅、省税务局、省统计局、省医疗保障局公布我省2024年全省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确定今年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下限为4227元/

  • 安徽省总工会荣获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优秀组织奖

    摘要:本报讯近日,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决赛颁奖典礼在吉林长春举行,安徽省总工会荣获大赛优秀组织奖。本届全国班组长大赛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以“培育卓越班组长,共筑制造强国梦”为主题。自今年5月启动初

  • 亳州:巾帼志愿者”助农促增收

    摘要:8月22日,在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双楼村徽姑娘家庭农场,巾帼志愿者在帮助果农采摘、包装葡萄等,准备销往市场。金秋时节,亳州市妇联组织党员巾帼志愿服务队深入辖区家庭农场、合作社、葡萄园等场所,帮助农民采收

  • 合肥“新三样”货物实现“一站式”运输

    摘要:本报讯近日,合肥至上海“新三样”货物“一单制”“一箱制”船舶首航。这标志着合肥出海的“新三样”货物实现“一站式”运输。当天,装有“新三样”货物的4个40英尺集装箱,从派河港发运,运至上海港后,无需再开

  • 安徽省第五届职工运动会会徽、奖牌出炉

    摘要:本报讯近日,安徽省第五届职工运动会会徽、奖牌出炉。据了解,本届职工运动会会徽、奖牌于6月11日至7月11日进行网上征集,组委会共收到119名作者投稿的153件作品。经过专家评审,合肥自由设计师欧延设计

  • 安徽省PLC过程控制(仪器仪表维修工)大赛决赛在马鞍山市成功举办

    摘要:本报讯8月22日至23日,2024年安徽省PLC过程控制(仪器仪表维修工)大赛决赛在马鞍山市成功举办。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陈金红出席开幕式并讲话,省能源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亚成致欢迎辞,省部属

  • 四部门:家电以旧换新补贴“8+N”类

    摘要: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记者25日从商务部获悉,商务部等四部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明确各地自主确定补贴“8+N”类家电品种,每件最高补贴2000元。通知要求,各地要统筹使

放大 缩小 默认

阜阳:造得了极寒服帮得了村就业

   期次:第8402期   

“零下 40 摄氏度的极寒天气,这身户外棉服轻薄又保暖”“这套衣服为消防员定制,260 摄氏度下还能阻燃和隔热”……8 月 24 日,在位于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的吉祥三宝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展示厅,记者既看到常用的家纺产品,也注意到这些高性能定制服装。小小展示厅,见证了一家公司从传统棉纺加工向新材料研发的蝶变路。

吉祥三宝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功能性纺织新材料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1998年公司刚成立时,还只是一家从事棉服缝口线生产的乡镇企业,后来逐步扩大规模,2006年成为一家全产业链的家纺企业。“传统纺织行业竞争激烈,当时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年销售额徘徊在1亿元左右,很难再跃升。”公司副总经理荣小瑛说。

2017 年,界首市组织“院士专家行”活动,邀请全国10多位院士对该市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企业“把脉问诊”。吉祥三宝抓住这次机遇,与东华大学俞建勇院士合作,成立院士工作站,承接其科技成果转化。

“保暖新材料在国内有需求,但当时还没有哪个企业能攻克,大部分只能依靠进口。”荣小瑛说,他们锚定了这个新领域不断深耕。

7 年间,公司保暖材料耐寒性从零下 20 摄氏度突破至零下 40 摄氏度,聚乳酸环保绒实现阻燃、抗静电和生物可降解新功能……拿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牌子的吉祥三宝销售额近年来实现跃升,去年突破3亿元,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重超过11%。

像这样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界首先后建成了 25 家。界首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曹伟说,这些机构有效引导企业科技创新、借梯登高,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皖北新兴增长极,阜阳市近年来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瞄准创新成果聚集转化这条路。阜阳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该市组织企业参加“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推荐科技副总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需求,优化战新科转投资基金运营管理,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今年前 5 个月,阜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0.2%,占规上工业比重34.2%。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同时,阜阳也在积极因地制宜挖潜人口优势。作为全国重要农民工输出地之一,阜阳市近年来培育并兴起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助力劳动力就近就业,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在阜南县王家坝红亮乡村振兴产业园,49 岁的王家坝镇邢郢村村民古玲正在箱包厂里进行新品检验。只见她快速地拿着剪刀剪去刚缝纫出的书包上的多余线头。“一个月收入3000元左右,家门口就能就业。”古玲说,这些年不少老街坊都来了,这样的企业技术要求不高,很受当地人欢迎。

在安徽临泉经济开发区,立讯精密汽车电子产业园吸引了当地不少年轻人前来应聘。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世界 500 强企业,去年在临泉县建设了一座汽车线束和连接器生产线工厂,计划打造汽车电子配件基地。

这家公司的检验员刘心雨告诉记者,她毕业于当地的一所职业高中,“每个月工资5000元左右,比外出打工划算。”据了解,该公司现有员工 2600 余人,其中本地工人占比约60%。

记者从阜阳市相关部门了解到,该市近年吸引了多个大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项目落地,累计引导 6.35 万人回乡创业,2023 年以来吸引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 7.5 万人。在产业带动、就业拉动下,今年一季度,阜阳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47元,同比增长7.6%。

(水金辰)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