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书记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带头人,对于基层党组织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基层党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作用发挥不完全等问题。因此,如何调动和发挥基层党支部书记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切实解决制约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问题,成为基层党建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地勘单位实际,从现实问题入手,分析原因,寻求解决办法。
一、当前地勘单位党支部书记现状分析
地勘单位党支部书记在凝聚思想、管理队伍、团结职工、维护稳定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也客观存在与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表现在:1.能力有待提高。一是个别党支部书记政策理论根基不深,能力、素质跟不上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不会用新的视角去认识问题、用新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二是个别党支部书记遇到棘手问题不知如何处理,不会发挥组织的力量解决问题,“本领恐慌”趋向明显。2.角色有所淡化。地勘单位党支部书记一般由行政主要领导兼任或者单位副职担任,他们除了做好党务工作外,还肩负着内部管控、拓宽地址服务职能等责任。繁杂的事务致使部分党支部书记淡化了自己的身份,往往以行政工作代替党务工作,抓基层党建的自觉性和动力不够。
3.主责意识不强。个别党支部书记在工作中满足于读读文件、学学精神,工作仅局限于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基层党建不求创新但求无过,缺乏争先创新意识,敢想敢干的热情不足。
究其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上看,一些基层党支部书记缺乏必要的任前培训,对党务知识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兼职党支部书记多为一线技术骨干,长期的野外作业和冗杂的业务工作,分散了他们做好党务工作的精力。主观上看,一些党支部书记疏于自身学习和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兼职书记,做党务工作多为“半路出家”,导致在履行基层党建工作时生搬硬套,疲于应付。也有少数党支部书记的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中注重硬性任务的完成,对于那些潜在的职工思想问题、党员党性意识减退等视而不见,甚至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从而影响了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
二、提高地勘单位党支部书记能动性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如何调动基层党支部书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教育管理好党员和群众,进一步提升组织力,带领他们推进地勘事业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 加强教育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整体素质。一是加强培训轮训。结合岗位职责和当前党建工作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通过“万名书记进党校”、新任党支部书记岗前培训以及“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对基层党支部书记进行系统培训,强化理论武装,提升业务素质,增强履职能力。二是组织开展“1+1”帮扶。通过专职党务干部与基层党支部书记结对的方式,加强对“后进”基层党支部的指导力度。
2. 健全岗位监督机制,进一步增强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履职意识。一是实行党支部书记目标管理评价机制。构建主体明晰、责任明确、有机衔接的党支部书记目标管理评价体系,推动党支部书记切实肩负起主体责任,将工作目标和责任清单向广大党员、群众公开,接受监督。二是完善党支部书记绩效考核办法。强化考核结果分析运用,将其作为党支部书记岗位晋升、评先评优和其他激励措施的重要依据,并严格兑现奖惩。对于那些考核不达标的党支部书记进行约谈,对于作风不实、履职不到位的党支部书记进行教育,对于能力较差、党员和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党支部书记及时予以组织调整。
3. 激励鞭策关心关怀,进一步激发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内生动力。长期以来,地勘单位基层党支部书记感到岗位上没有地位,说话没有分量,工作起来没有动力。因此,为基层党支部书记提供多方展示的舞台,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显得尤为重要。一是给予政治关怀。一方面党支部书记作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从业者,在政工专业职务评聘时相较于其他机关科室人员要优先考虑。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考核优秀的基层党支部书记作为后备干部进行培养,优先在职务晋升方面给予考虑。二是给予精神鼓励。对于考核成绩优异、基层党建业绩突出的党支部书记要在评先评优时给予倾斜,同时,要对其先进事迹和基层党建好的做法大力进行宣传。三是搞好情感激励。上级党组织负责人要经常与基层党支部书记谈心谈话,及时掌握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思想和工作状态。同时,要经常深入基层党支部进行调研,加强感情交流,及时帮助解决党支部书记、党员群众的所想所困以及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总之,在地勘单位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只有切实加强基层党支部带头人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支部书记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才能在地勘事业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好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作者单位:安徽省核工业勘查技术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