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9-2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青阳县:深化“乡村著名行动”释放资源要素活力

    摘要:池州市青阳县认真贯彻落实“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相关要求,近年来全面加强乡村地名管理,夯实乡村治理基础,助力乡村资源要素活力释放,有效发挥了地名的基础性作用。织密地名网络青阳县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

  • 黄山市屯溪区:小份菜”引领绿色消费“新食尚”

    摘要:“赵先生,5个人我们建议选择小份菜就可以了。”近日午餐时间,黄山市屯溪区华山徽宴点餐区,同一款菜两个规格、两种价格,服务员根据就餐人数,正为顾客提供点菜建议。当下,餐饮市场绿色消费“新食尚”兴起,屯溪

  • 打通“神经末梢”推进基层治理

    摘要:本报讯近日,安庆市怀宁县小市镇村民陈某到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大厅反映问题。镇综治办工作人员和专职调解员当天就联系派出所、村干部及双方当事人,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人员通过邻里“情”入手,耐心与双方当

  • 巧手剪纸迎国庆

    摘要:近日,在马鞍山市含山县环峰镇华阳社区,83岁的市级非遗传承人洪诗成展示其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创作的“祖国万岁”“祝福祖国”“我和我的祖国”等剪纸作品。欧宗涛/摄

  • 徐建强:一片“兵心”为家乡

    摘要:在军营,他身着戎装,是保家卫国的铁骨硬汉;归乡后,他化身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奋战在乡村振兴“新战场”。他就是宣城市旌德县白地镇洋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建强。在部队,徐建强是一名实打实的优秀士

  • 船舶“治污”,守护一江碧水

    摘要:“‘鲁济宁货6102’号货船需要我们去收垃圾,现在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出发。”近日,船舶污染物接收船“长江环保1218”号船长裴学宇接到工作信息。很快,这艘船就从长江池州段远航码头向附近的锚地驶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通“神经末梢”推进基层治理

   期次:第8420期   

本报讯 近日,安庆市怀宁县小市镇村民陈某到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大厅反映问题。镇综治办工作人员和专职调解员当天就联系派出所、村干部及双方当事人,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人员通过邻里“情”入手,耐心与双方当事人协调沟通,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矛盾纠纷及时处置,一直是小市镇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小市镇始终注重打通“神经末梢”,释放基层治理动能。今年以来,该镇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用理、用情、用心协调处理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有效推进了群众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的解决,把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我们建立矛盾纠纷‘1+4+N’一站式化解机制,纠纷排查化解情况实行每日排查报告、每周研判调度、每月起底攻坚,由政法委员牵头,整合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等政法单位力量,根据需要主动邀请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法律顾问共同会商研判,推动调解工作向更加专业化、高效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小市镇党委书记韩碧玉说。

平坦社区西呈组使用凤坦组土地已满20年,但凤坦组居民多年来均主张归还土地,几十年来双方为一块山林地的产权归属问题一直闹得不可开交,多次扬言越级上访反映问题。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平坦社区党总支书记夏国庆主动放弃休息时间,走访村民了解矛盾纠纷的前因后果,到相关部门调阅档案资料。他组织双方派出代表,结合“情理法”分别进行沟通疏导,最终促使双方当事人各让一步,达成和解并签订调解协议。

小市镇还探索建立“人民调解员+普法宣传员”工作模式,积极开展以案释法活动,通过事前讲法,事中明法,事后析法,将人民调解与法治宣传有机融合。2024 年,该镇开展上门法治宣传教育活动20余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实现化解一件纠纷、宣传一类法律、教育一方群众。此外,小市镇还将人民调解纳入村民文明积分制,将村民的行为表现转换成积分,通过积分兑换奖励的方式调动群众参与人民调解的积极性,引导群众改变陈规陋习,培育文明风尚。

日前,在四联村村民文化广场,镇村干部和十几名村民围坐成一圈,讨论商量着村里的大小事宜。这里便是小市镇为细化网格管理,在全县率先搭建起的供村民摆“龙门阵”的场所——乡村夜话:将“话筒”交给群众,深入倾听群众之声。在这里,致富信息、创业政策、村规民约、邻里关系等等,村民都可以“摆”出来,有商有量,出谋划策。

小市镇利用夜晚群众空闲时间,镇村干部俯下身子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与村民话家长里短、聊田头村事、讲解惠民政策,开展“乡村夜话”140 余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58 条,梳理出土地流转、道路拓宽、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等问题清单 112 个,已解决 101 个,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乡村夜话’已成为党群工作中极具特色的交流平台。我们一般是晚上 7 时至 9 时进村,充分利用群众晚上归家的时间,在村小广场上,与村民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情况和需求,聚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仅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还助推了乡村治理走深走实。”韩碧玉说。如今,走在小市镇的大小村落里,村容整洁、邻里和睦,勤俭持家、向上向善的文明好风尚扑面而来。(檀志扬 张瑞)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