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青阳县认真贯彻落实“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相关要求,近年来全面加强乡村地名管理,夯实乡村治理基础,助力乡村资源要素活力释放,有效发挥了地名的基础性作用。
织密地名网络
青阳县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命名设标,夯实路名网,对主城区道路及街巷路名牌重新规划设计,在 71 条道路新设置灯箱式路名牌 18 块、单立柱式 T 形牌 240块;摸排近年新增街巷路、桥梁等设施名称,对有地无名、一地多名、擅自命名等问题进行规范管理,共命名备案 17 条村道;通过高德、百度等地图软件规范采集上图农家书屋、文化广场、老年食堂、乡村服务站、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 572 个,对116 个地址迁移、联系方式、营业状态和时间更改等问题及时纠错,极大满足了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的需求。
驱动产业发展
青阳县紧抓乡村振兴重要机遇,深度挖掘、精心打造地域特色产品,激发了乡村产业发展动力。其中,九华黄精、黄石溪毛峰和东堡石磨麻油三大地名特产显著提升了当地的经济活力。
九华黄精作为“一县一业”农业主导产业,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称号。目前,青阳县九华黄精种植面积4.3万亩,全产业链年产值17亿元。黄石溪毛峰是青阳县传统历史品牌,2018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近年来,青阳县严格落实省茶产业振兴发展要求,以黄石溪毛峰为核心,坚持茶叶产量和品质双提升。全县现有茶园面积3.32万亩,年产值达1.15亿元。东堡石磨麻油制作技艺于2022年获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深受群众喜爱。
弘扬古县文化
青阳县现有历史遗迹、古迹 400 余处,非物质文化遗产 75项。为深入挖掘乡村地名文化资源,近年来,县政府投入千万元实施了国保太平山房和曹氏宗祠等一批重点文物修缮保护,建成省级非遗工坊 2 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 个。青阳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推动“旅游+”多业态协同发展,成功举办池州青阳徒步大会、“青山之阳·九华原乡旅游季”系列活动,创成国家体育产业基地。
激活数字潜能
青阳县以“互联网+地名”模式设立一批特色乡村地名二维码。游客在 230 个美丽乡村和旅游道路中,扫描标志上的二维码,即可获取旅游咨询、历史文化介绍、农特产品推荐等信息。同时,该县精心策划推出“古祠生辉之旅”“诗意山水之旅”“疗愈康养之旅”等多条主题旅游线路,其中不但包含莲峰云海、九子岩、将军湖等热门旅游景区,还涵盖金银花、皖南土鸡、野生葛粉等当地农特产品销售。
此外,聚焦乡村地名,该县全力讲好中国·陵阳“寻踪屈原”“走近宾山游击根据地”等地名故事,线上线下融合,加大地名文化传播力度,提升了青阳知名度。(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