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为切实解决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上学难、就业难问题,亳州市总工会连续24年开展困难职工家庭子女金秋助学活动和阳光就业暖心行动,全市各级工会累计筹资2200余万元,帮助了9300余名困难职工子女。
扩大摸排范围,确保“不漏一人”。全市各级工会全面摸排帮扶对象,重点关注因下岗失业、患重病、因公牺牲、遭受自然灾害以及突发意外造成生活困难的职工家庭,对符合帮扶条件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含高职、大专)阶段的困难职工家庭学子给予相应的教育救助,摸排到困难职工家庭学子340余人。
加强部门协调,发挥“乘数效应”。加强与教育局、人社局等部门协调联动,打造“入学帮扶-学习实践-就业援助”全链条服务体系;加强与国家助学体系和就业政策的对接,确保将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家庭子女纳入“奖、助、贷、勤、减、免”的国家助学体系和政府就业援助体系。
强化组织优势,形成“多元合力”。发动公益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劳模先进等向困难学子献爱心、提供实习岗位、一帮一结对帮扶等。近年来,社会资助 1600 余名学子,累计金额 800 余万元;动员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就业见习岗位2000余个。
延伸帮扶链条,实现“授人以渔”。拓展圆梦计划,针对高校新入学及在读的建档在册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做实金牌蓝领,针对就读中职、高职院校的困难职工子女,搭建校企结对助学就业合作平台,邀请创业专家、劳模工匠与创业学子结对,提供创新指导、产品孵化以及成果转化等服务促进创业。做实阳光就业暖心行动,通过校企对接、线上线下招聘会等形式,帮助困难职工家庭应届、往届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
(张淑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