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 月 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滨湖科学城考察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积极培育创新人才,是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10 月 21 日,安徽省“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在合肥正式启动。行动强调,工会组织要积极作为,在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重点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作用,着力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安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总工会一级巡视员张文静表示,省总工会将精准扎实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积极争取工信、人社、科技等部门的支持,将专项行动和“跟着劳模去创新”、工匠学院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组成“劳模工匠+科学家+工程师”的攻关团队,合力攻关帮助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解决产品生产技术难题。围绕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聚焦我省“6178”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小微企业为重点,加强与企业对接互动,开展技术咨询、产品开发、技术攻关、工艺改进、成果转化等服务,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化劳模工匠、工匠学院、创新工作室、“链主”企业等资源配置,开展订单式培训和“名师带徒”等活动,帮助企业职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和创新创造能力。坚持因地制宜和问题导向,结合地方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和劳模工匠人才优势精准施策,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把工作重点放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推动助企服务向特色产业积聚,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作出工会贡献。
大道无垠征途阔,人生难得几回搏。全国劳模、长三角大工匠、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装备事业部高级技师许吉青,在启动仪式上向全省各行各业的劳模工匠们发出倡议:我们要胸怀强国之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努力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我们要锤炼强国之技、笃行不怠练本领提素质,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切实做好传、帮、带,用实际行动影响带动更多的青年职工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我们要勇建强国之功、矢志不渝讲奉献敢担当,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专项行动中主动揭榜领题、通力合作攻关,为解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生产难题出谋划策,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献计出力,在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启动仪式上,合肥、淮北、淮南、芜湖、宣城、铜陵等六个市交流了产改、工匠培育和劳动竞赛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链主”企业受领了“劳模工匠助企行”任务书。
据了解,安徽各劳模工匠服务队将根据自身实际打造服务品牌,每年组织不少于 5000 人次劳模工匠进企业开展技术帮扶、技能培训、“师带徒”等活动,为企业解决不少于 5000 个现场技术问题,帮助不少于 5 万人次职工提升学历和技能。
(王明 本报记者 刘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