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10-3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小巷

    摘要:

  • 胡氏一品锅

    摘要:每逢去屯溪探亲,必会去老街。因为,那里有我爱吃的胡氏一品锅。胡氏一品锅与臭鳜鱼、毛豆腐等都是有名的徽菜,色、香、味俱全,成为招待外宾和喜庆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徽州多山,民风淳朴。有记载曰:本地山路崎

  • 青菱角红菱角

    摘要:夜晚无事,慵卧床头,翻阅汪曾祺的小说《受戒》。汪先生的文章我是一向喜欢的,那浓郁的乡土气息,那独到的审美颖悟,总是让人情不自禁地生出许多情绪来。《受戒》已经看过好多回,小英子和明海之间纯真的友情,仿佛

  • 活在珍贵的人间

    摘要:窗外小雨淅沥,远处人家小院里的柿子橙红醒目。翻开《海子诗集》,“活在珍贵的人间”这句话清晰地印在扉页。扉页上还有行走的一人一马,这是远行的一个场面,游子的脚步定会留下串串脚印。海子远行了,他的每一首诗

  • 小镇早市

    摘要:晨曦,像把神奇的钥匙,打开蓝天之门。白云,像个调皮的孩子,在青山间手舞足蹈。徐徐的清风,吹乱了我的头发。清晨,最爱骑上电动车,带点零钱,赶往家乡的早市。早市不大,长百余米,处在小镇核心地段,不知起于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胡氏一品锅

   期次:第8445期   作者:□芮海林

每逢去屯溪探亲,必会去老街。因为,那里有我爱吃的胡氏一品锅。胡氏一品锅与臭鳜鱼、毛豆腐等都是有名的徽菜,色、香、味俱全,成为招待外宾和喜庆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徽州多山,民风淳朴。有记载曰:本地山路崎岖,鲜有宾客。如有远方来客,徽州人莫不欢欣鼓舞,盖倾其所有上好野味家珍,集成一锅,以酬宾客,从此铸就安徽一道名菜。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辙,清代乾隆皇帝都有赞美之辞。文人梁实秋品尝了一品锅之后,对此菜大加称赞,曾撰文做了详尽描述:“一只大铁锅,口径差不多二尺,热腾腾地端上来,里面还在滚沸,一层鸡、一层鸭、一层肉、一层油豆腐,点缀着一些蛋饺,锅底下是萝卜、青菜,味道好极了。”

胡氏一品锅不是用砂锅,也不是用搪瓷锅,而是平常家里用的双耳铁锅。铁锅有大、小型号,可根据就餐人数选定。最讲究的是锅里的配料,一般分为五个层次:最底下一层放干长豇豆和冬笋。长豇豆先用温水浸泡洗净,切成五厘米长,冬笋切片;第二层放鸡块;第三层是豆腐角塞肉和香菇,豆腐角为四厘米见方的油豆腐,里面塞肉糜、豆腐、菠菜,加调料做成馅,香菇用温水发好;第四层放夹心肉,切成两厘米厚的长方形,鸡块和肉先要用盐抹一下,再放入酱油中浸十五分钟;最上面一层放蛋饺。每层加好调味料,放适当的水,盖上锅盖,放在炉上大火烧开,再用文火炖三个小时左右,就做好了。如果家中有备料,放入虾米、腊肉、鸭块、萝卜等,味道也很不错。

那天,我们一家四人,在老街第一楼坐定,品尝过几道味美的徽菜后,胡氏一品锅上席了。服务员在桌上摆好点燃的酒精炉,端来一个卖相并不好看的双耳铁锅,揭开锅盖,顿时香气四溢,热气腾腾,绿色的葱花和金黄色的蛋饺交相辉映。“大家快尝尝!”我招呼着家人,大家边吃边赞不绝口,蛋饺爽口味美,夹心肉酥而不腻,油豆腐灌汤清甜,但公认最好吃的还是最底层的素菜。经过几小时的炖焖,上面几层的菜味都渗透到下面,真可谓鲜美无比。

“这道菜为什么叫‘胡氏一品锅’呢?”儿子问我。女儿抢答道:“这个我知道,因为这道菜起源于绩溪胡家。绩溪是胡适的家乡,不仅出名,还出名菜呢!”老伴说:“明清时期无徽不成镇,在外地经商的绩溪人很多,每逢除夕吃年夜饭,总少不了一道‘胡氏一品锅’,八大菜系中唯有这道菜其他菜系没有,这是真正的名牌徽菜。”我说:“据说胡适每次到上海、南京,凡有同乡请他吃饭,他总是指定要吃‘胡氏一品锅’这道家乡菜。他在担任驻美大使期间,频以此菜招待外宾,并亲自命名为‘胡氏一品锅’,使徽菜走向世界。所以,后人也把此菜称之为‘胡适一品锅’,以此褒扬胡适对徽菜的贡献。”

胡氏一品锅不仅味美,还有着美好的寓意,其寓意为步步高升,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