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11-0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铜陵市立体式推进市场改革

    摘要:本报讯今年以来,铜陵市在企业开办、证照分离、市场退出等方面持续深化市场改革,对标先进地区深入思考,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推动政务服务向更高水平迈进。企业开办“系统集成”。持续推进企业开办“六个一”

  • 我省五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3962亿元

    摘要:本报讯11月1日上午,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省财政锚定“三地一区”战略定位,优化资金资源配置,提升财政资金绩效,赋能全省高质量发展。近两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支出

  • “云端公路”通山乡

    摘要:近日,安庆市岳西县包家乡鹞落坪村,蜿蜒盘旋的公路宛如玉带环绕山间,与云雾以及色彩斑斓的山林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近年来,安庆市岳西县不断加大对农村公路的建设和管护力度,打通山区群众出行通道,

  • 《2023年安徽省标准化发展状况白皮书》发布

    摘要:本报讯近日,在2024年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上,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安徽省标准化发展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对2023年安徽省标准化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回顾,全面展示和客观分

  • 为什么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

    摘要:新华社北京电《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关

  • 全省职工疗休养工作推进会暨大黄山职工疗休养宣传推介活动举行

    摘要:本报讯10月31日至11月1日,全省职工疗休养工作推进会暨大黄山职工疗休养宣传推介活动在池州石台举行。安徽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徐发成出席活动并讲话。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贺东致欢迎辞,浙江省总工会党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省五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3962亿元

   期次:第8447期   

本报讯 11月1日上午,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省财政锚定“三地一区”战略定位,优化资金资源配置,提升财政资金绩效,赋能全省高质量发展。近两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年均分别增长6.1%、6.7%,保了重点、惠了民生、防了风险,财政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在财政管理改革方面,重塑财政资金资源配置方式。我省零基预算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出台改革方案,全面改革预算编制方式,清理重塑省级 185 项支出政策,编制近两年 1599 亿元的重点保障事项清单,强化跨部门工作协同,推动政府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搭建“免申即享”平台惠企利民。运用工业互联网思维,针对惠企政策兑现过程中企业的“烦恼”,创新搭建惠企政策资金“免申即享”平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推动资产盘活增效。政府公物仓平台正式上线,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级次资产调剂共享机制。

在财政政策工具改革方面,减税降费顶格执行,在国家授权范围内顶格出台省级政策,编制全国首份财税优惠事项清单,五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 3962 亿元,有力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债券资金早发快用,建立新增专项债务限额分配“赛马”机制,支出进度连年位居全国前列,有效发挥专项债扩投资、稳增长作用。政采环境更加优良,“徽采云”平台全面推广,出台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若干举措,市场主体资金占用年均减少约 100 亿元。直达资金加快下达,用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进度位居全国前列,直接惠企利民。

在新质生产力投入机制改革方面,财政金融协同放大效应显著增强。全省预算安排各类人才资金,保持连续高增长。在科技投入的规模、总量、增幅和结构优化上,均取得明显突破,全省财政科技投入位居全国第4,助推我省科技创新能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科技创新担保起步早、行动快,支持金额位居全国第 1。统筹162.1 亿元持续壮大十大新兴产业“基金丛林”。累计安排 40 多亿元,支持把“中国声谷”打造成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地标。支持组建首期30亿元的大黄山产业投资基金,提升“黄山”这一国际超级 IP 影响力。全省财政年均投入近 200 亿元,支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发展。

在民生兜底保障改革方面,稳步增强财政聚焦民生的供给能力,每年超 80%的财政增量资金用于民生保障,三年来累计投入 2000 多亿元。采取超常规举措破解教育投入难题,教育支出已成为我省财政第一大支出,各阶段教育生均经费明显提升。统筹超 30 亿元支持我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儿童、创伤、肿瘤等九大区域医疗中心,总量居全国第二位。支持高质量充分就业,年均筹措安排就业补助资金 35 亿元,我省促进就业工作连续 5年获得全国先进地区表彰激励。

下一步,我省将聚焦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谋划推进新一轮财税改革,积极推出首创性、差异性的“安徽味”“财政味”改革举措。(本报记者 刘艳玲)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