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让三尺,我也让四尺。”不久前,安庆市宿松县柳坪乡邱山村11 户村民在面临“迁坟让路”问题时,选择了你谦我让,支持村里基础设施建设。
事情是这样的:去年,邱山村入选首批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面对这来之不易的发展机会,村支两委依托罗汉尖主峰景区和茶山竹海,大力推进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正当全村上下铆足干劲时,一条公路的建设工作让村里犯了难,这条新修的公路名叫邱棠公路,是罗汉尖景区连接湖北省英黄公路的红色旅游专线,但规划的线路上,有11户村民的祖坟需要迁移。
邱山村党总支书记吴合林首先跟村民组长通了气。“本来我就愁着迁祖坟这事怎么跟村民们开口,谁知晚上我就接到了电话。”原来,村民们主动协商让路事宜,很快便达成一致意见,说15天内全部迁走,吴合林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下了。
邱山村将“六尺巷”中“礼让和谐”的精神内涵注入基层治理,随着和美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村民们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转变,纷纷让地、拆墙支持和美乡村建设。
“听说村里要建绿道,我们都很高兴,让点地不算什么。”因为家门口的路太窄,连小汽车都难通过,今年70岁的村民吴大爷主动找到村民理事会,希望拆除自家的屋角,让出两尺来修路。
“村庄建设有需要,我自愿拆除房屋一角,为道路建设让路。”村民刘阿姨家的房子紧挨道路,阻挡了车辆和行人视线,她主动拆了房子一角,让出1米多。这一拆,拆出了道路的开阔视野,也激发了村民自发参与环境整治的热情。拆墙的拆墙、拆房的拆房、让地的让地,美观的绿道修起来了,广场建起来了,绿植种起来了,路灯亮起来了,村里面貌焕然一新。
“邱山村将六尺巷文化中和为贵理念及谦和礼让的美德深度融入群众行为举止中,让做人处世有尺可依、进退有据,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蹚出一条多元共治、和谐共享的基层治理之路。”柳坪乡党委书记韦寒冰对邱山村的成功实践作出高度评价。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新时代“六尺巷”故事在柳坪乡群众中口耳相传,该乡党委政府将“六尺巷调解法”从内涵到外延提质升级,形成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打造以“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为基本内涵、以“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为主要体系、以“矛盾不上交、信访不上行、平安不出事”为总体目标的基层治理品牌,全乡矛盾纠纷发生数逐步下降,调解成功率逐步上升。今年以来,柳坪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46件,调解成功140件,群众反映问题基本得到有效化解,连续五年获评信访工作“三无乡镇”。(司舜 张雪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