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的积分兑换了一袋米和两桶油”“我的积分兑换了两提卫生纸和一套牙刷牙膏”“我的积分兑换了一台小洗衣机呢”……近日,在亳州市谯城区薛阁街道马元社区,志愿者们拿着用积分兑换的物品高兴地交流着。
马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有一个“积分兑换角”,上面摆放有纸巾、牙膏等日用品,还有破壁机、微波炉、小洗衣机、电饭煲等家电。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就可以获得相应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在积分兑换角换取对应积分的奖品。
社区工作人员募集爱心企业的资金,用于购买相应的奖品。同时,积极与小区周边的商超、餐厅、理发店等商家进行洽谈合作,动员商家为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提供优惠券。此外,社区还在努力与市区文旅局、文化活动中心等协商,以便让居民能够用积分兑换健身卡、景区门票等服务资源。
参与不同的志愿活动,积分不同,比如有居民是退休医生,为居民做一次义诊,就可获得10个积分;居民提供的社区治理优秀建议被采纳,可以获得10个积分;调解成功一次居民矛盾纠纷,可以获得50个积分。
据马元社区党委书记郭侠介绍,社区给志愿者每人发了一本志愿服务积分册,每参与一次活动,就会产生相应的积分。积够150个积分可以兑换一台价值200元的家用电器,积够200个积分可以兑换一台价值300元的家用电器,积够500 分可以兑换一台价值1000 元的家用电器。礼品非常丰富,此举大大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
郭侠说,志愿服务“有奖”,打破了传统志愿者服务较多强调奉献的观念。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活动,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志愿活动,让居民付出的热心和爱心得到相应的回报,让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实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双向循环服务,进一步激发了辖区居民的志愿服务热情,从而加强社区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志愿者积分兑换奖励机制,不仅是对一直以来参与社区治理的志愿者们的肯定和支持,更是志愿精神的传递。”郭侠说,每一个积分,都是志愿者在社区服务中成长的见证。无论是环境美化、文化传播,还是邻里互助、公益行动,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曾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