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一过,江南的秋色便丰满起来。秋风携着墨盒,乌桕叶涂成血红,而银杏枝头万千只“蝴蝶”,抖动着金色的羽翅。
这个季节,菊花盛开了,徽州古城往东乡,万 亩 茶 园 俨 然 成 了 花海。溪头往里是著名的菊乡,进山的路蜿蜒着往山顶盘旋,车行在路上,一头钻进密林,一会从另一片茶园探出头。登上红心岭,便进入了陶 渊 明 笔 下 的 南 山 之巅。远眺极目,菊乡那一幅巨形油彩画,随山汹涌而来,堪比春季油菜花了。
车子右拐,路的尽头山凹里的村落,便是竦坑了。山高耸四立,坑在盆谷间,地名因地貌 而 来 。 晨 烟 与 暮 霭中 ,轻 纱 薄 雾 ,掩 映 其中,静谧地守护着大山,这样的季节,大山也有了灵性,草木恋秋大雁知,对对成行总徘徊。
竦坑是溪头片区的菊乡,近些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蹚出生态文明致富的路子,除了发展名优茶以外,积极探寻贡菊,金丝皇菊产业致富门路,从栽培到加工,疏花施肥到烘箱制作,艰苦摸索。茶山间种菊花,在收完茶叶后,间种菊花的土地收入几乎翻倍,那些农民不用去城市打工,照样活成了体面的样子。
金灿灿的金丝皇菊,农人们把一朵朵花整理好造型,像养孩子一样细心,烘干打包,发往全国各地。菊花产业,真正是发家致富路。金丝皇菊,透明的杯子一泡,生活便像花一样,几百元一斤的价钱,菊市购销两旺。妈妈说小姨家一个人一季菊花收入5万多元。
菊花开的日子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庆熟节,有了菊花的收获,有了独特的风景,可进山看菊,又和朋友过节,这样的日子,也格外热闹。
数百年来,庆熟节里包粽子的习俗,一直传承着,主题是感恩。
大山的人是虔诚的,用新鲜的糯米,原生态的山货,竹园的笋,陈年的火腿,穷尽家里最好的食材,在这个节日里,盛邀宾朋,欢聚一堂话麻桑,美酒千杯意犹长,成了最朴素的情怀。
庆熟节里最经典就是徽州锅了,一山之隔的上庄,曰一品锅,绩溪厨的名菜。徽州锅,上庄与竦坑,一山之隔,习俗相近,竦坑人更偏爱加入辣椒包。
这徽州锅,铁锅里大块肉,干豆角,煎蛋饺,干笋,豆腐包,粉条,野生的香菇木耳,一层一层,层层叠叠的幸福,汇聚一锅,柴火灶上,蓝色火焰,煮着日子的馨香。吃完徽州锅。淳朴的乡人送上粽子,那是幸福的种子,撒给宾朋。
乡村的繁荣,产业先行,歙县溪头镇的诸多村庄,幸福的日子正如那热腾腾的徽州锅,煮熟了舌尖的美味,煮香了思乡的情怀,煮沸了心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