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我们就登上了大巴车,前往全椒县吴敬梓纪念馆参观。初秋的晴空丽日下,襄河穿城而过,犹如一条碧绿的玉带,一座座古桥飞跨襄河两岸,桥下流水潺潺,夹岸绿柳含烟,芦荻苍苍。沿河迤逦向西,过了敬梓桥,便是吴敬梓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全椒县城西北隅,占地 5000 平方米,是三厅四庑两回廊仿明清式建筑,雕梁画栋,曲槛回廊,花草树木错落点缀。
纪念馆内设门厅、过厅、正厅、展厅四部分,依山峦体势分三个层次。大门黑色匾额上,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题写的“吴敬梓纪念馆”六个金色大字格外醒目。门厅两侧,置巨大鼓形旗杆石四方,旗杆石为“探花第”遗物,象征着吴氏家族前期的鼎盛。
进入门厅,可见过厅中间矗立一块汉白玉石碑,正面刻有鲁迅先生行草手书——《中国小说史略》中对《儒林外史》的评价文字,字迹清雅娟秀。碑阴镌刻吴敬梓传。
正厅迎面是吴敬梓端坐雕像,他手执书卷,面目清瘦,长须飘飘,一双目光像要穿透历史烟云。坐像后,悬康有为女弟子萧娴先生的楹联“儒冠不保千金产,稗说长传一部书”,上方悬梁匾额为王蘧常“名重儒林”、沙孟海“惊才风逸”与乡人所书“天独予文”三方。“天独予文”为吴敬梓《移家赋》中的句子,展示出“天生我材必有用”那般的自信与放荡不羁。
正厅两侧悬挂着现当代许多文化名人字画,收藏有《儒林外史》的各种版本以及吴敬梓的其他著作,还有吴敬梓七言古诗手迹《奉题雅雨大公出塞图》的影印件,这也是迄今发现的吴敬梓传世的唯一手迹。
“一门两鼎甲,两代六进士。”吴敬梓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出生在安徽全椒县河湾街一个官宦世家。
吴敬梓的祖父吴旦虽然只是个监生,但也做到六品州同知。吴敬梓是吴雯延之子,后出嗣给长房长孙吴霖起为嗣子。吴霖起,康熙二十五年拔贡,曾任赣榆县教谕。
吴敬梓出生时,吴霖起给他取名“梓”,源自《诗经》“维桑与梓,必恭敬止”;为了敬仰皇上赐书吴家,又嵌入“敬”字,希望他以曾祖父为榜样,勤耕不辍,将来高中进士,手摘探花,成为国之栋梁,光耀门楣。
他的堂兄吴檠《为敏轩三十初度作》中描写到“子初垂髫异儿辈,成童咿哑抽琅函”,真实反映了吴敬梓童年的苦读生活。
康熙五十七年(1718 年),18 岁的吴敬梓一举考中秀才,让吴氏族人看到了希望。吴敬梓考中秀才不久,他的祖父就去世了,族人开始争夺财产,家族四分五裂。1723年,吴敬梓23岁,第一次赴安庆参加乡试,却铩羽而归。1729 年,29 岁的吴敬梓再次参加乡试,恰逢考制改革,考卷被主考官评为“文章大好人大怪”,最终名落孙山,从此开始厌恶科举考试。紧接着他的嗣父、妻子又相继离世。失去最亲近两个人的吴敬梓,内心充满了悲痛苦闷,根本无心备考。1736年,吴敬梓36岁,安徽巡抚赵国麟念及他的才华,推荐他参加博学鸿词科廷试,但他却因消渴病加剧放弃了进京殿试。从 38 岁开始,他发誓不习八股,彻底放弃乡试。
1733 年,他变卖了所有家产,携带续弦和儿子从襄河登上小船,离开故乡,迁移南京。
他很快花光了所有积蓄,落到了“白门三日雨,灶冷囊无钱”的境地,只有靠典衣卖文或朋友接济生活。
“君子当悒郁无聊之会,托之于檀板金樽以消其块垒。”在历经世态炎凉、看透八股取士的腐朽之后,终于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于乾隆五年(1740年),39 岁时开始动笔创作《儒林外史》。前后用了十年时间,到乾隆十五年(1750年),他49岁时,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儒林外史》。
吴敬梓生活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亲身经历了从官二代、富二代到“败家子”、落魄者的人生变故,目睹了统治者大兴文字狱,以考八股、开科举等方法统治思想、牢笼士人,表面繁荣下的社会腐朽,创作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知识分子题材的长篇讽刺小说。
走出纪念馆,再次来到襄河边,襄河碧波荡漾,静静流淌了数千年,折射的不仅是这千年的风景,还有那世间流过的百孔千年。吴敬梓穷困一生,可他嵚崎磊落、洒脱诙谐的风范却留在了家乡的襄河边,让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