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露天农贸市场,想必会勾起许多五十岁以上在乡村生活过的人的美好回忆。
乡镇的街头,大清早,农民们从四面八方手提肩扛把自家的农产品送到集市上,摆在蜿蜒上百米的小街两旁,形成一个露天交易市场,原本冷清的街道瞬间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管理市场的也就一两个人,职责是为交易双方提供公平交易服务,收取若干费用。农民们很自觉地按照要求,把所售产品归类到蔬菜、水产品、家禽、柴草、生活用品等区域。天刚 刚 亮 ,五 颜 六 色 的 白菜、辣椒、萝卜、韭菜、茄子、南瓜、豇豆、冬瓜、瓠子等蔬菜就挤满一条街,荠菜、草头、马兰头、槐树花、香椿头、马齿苋等野菜也应有尽有;活蹦乱跳的鱼虾、叽叽嘎嘎的鸡鸭,以及一捆捆 稻 草 、劈 开 的 木柴、小凳子、大桌子、洗脸架、木箱木柜等都摆在顾客眼前,活脱脱一幅人间烟火图。后来乡镇建了大棚农贸市场,把骑路经营的摊点引导到市场里分类经营,烟火气息依然浓厚。
这样的场景在城里很多年都不曾见到了。城里人下乡就喜欢逛乡下的农贸市场,欣喜地把大一篮小一包的农副特产带回家。这几年,随着人性化管理,城市的农贸市场也充满了人情味,我居住的小区离菜市场不远,为满足农民销售自家农产品的需求,管理人员在菜市场旁划定一条人行道,五十米左右,允许农民在两旁摆摊设点,早上八点后准时收摊,下午五点后再次出摊经营,农民们也自觉遵守,买卖交易,一派祥和。许多农民带着自家农产品远道而来,售完农产品后自觉把垃圾打包带走,顾客们乐此不疲地前来采购熟悉的山芋杆子、南瓜藤子、菱角泡子、鸡头米子、新鲜莲子,为餐桌上增添了新鲜的美食。
在合肥,罍街和龙虾一条街很出名,傍晚时分,这些地方很是热闹,市民都喜欢往这些地方去,到访合肥的客人也慕名前往打卡。这些地方汇集了许多特色小吃,风和日暖的日子,店家把大小桌子和凳子往门口一摆,大排档就搞了起来。大家围坐在一起谈笑吃喝,无拘无束,心情愉悦,工作上的压抑和生活中的烦恼,这一刻都烟消云散。据这两条街刚起步时的管理者介绍,他们当时也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一方面要把具有烟火气的夜市搞起来,另一方面也要把环境卫生管起来。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轮流分段值班,督促店家管好垃圾和污水,必要时还帮着店家搭把手,直至夜市结束。一段时间后,在工作人员的认真管理和真情感染下,店家和食客自觉配合和遵守环卫规定,人情味终于换来了烟火气。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汪曾祺先生在《人间滋味》里写道:“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人生之乐趣。”有人情味,才有烟火气,但愿这烟火气常伴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