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12-0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千古一秀采石矶

    摘要:初冬,踏上旅程,赴马鞍山采石矶。采石矶自古为江南名胜,长江要津,与南京燕子矶、岳阳城陵矶并称为“长江三矶”。采石矶原名牛渚矶,在三国东吴时期,因僧人掘井得五彩宝石,更名为采石矶。一座宽阔的拱桥连接着景

  • 人情味烟火气

    摘要:提起露天农贸市场,想必会勾起许多五十岁以上在乡村生活过的人的美好回忆。乡镇的街头,大清早,农民们从四面八方手提肩扛把自家的农产品送到集市上,摆在蜿蜒上百米的小街两旁,形成一个露天交易市场,原本冷清的街

  • 摘要:楼房越来越高,城市越来越大。随着城市的扩建与改造,父亲也由原先居住的平房搬进了高楼。居住在平房的时候,家里有一个不小的院子。父亲在院子里垒起假山,砌上花坛,栽上许多树木花草——春有桃花映红、蔷薇扶墙,

  • 水墨冬韵

    摘要:过了小雪节气,山中水落石出。宿松县钓鱼台水库的库尾,见不到水。往上是朱湾河,再往上是别河,上到海拔800多米高处,有麻老湾河,河床上已没有了流水。没有流水,却有云,有雾。山雨欲有似无,脸上有丝丝湿意,

  • 晒冬董希峰/摄

    摘要: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古一秀采石矶

   期次:第8470期   作者:□唐红生

初冬,踏上旅程,赴马鞍山采石矶。采石矶自古为江南名胜,长江要津,与南京燕子矶、岳阳城陵矶并称为“长江三矶”。采石矶原名牛渚矶,在三国东吴时期,因僧人掘井得五彩宝石,更名为采石矶。

一座宽阔的拱桥连接着景区大门,极具徽派风格的马头墙在色彩斑斓的山色映衬下,更为典雅雄伟。郭沫若先生手书“采石矶”金色大字镌刻在人字形架构上端,浑厚大气。

沿石径小道漫步,池杉林正悄然变色,叶子由绿转黄、黄转棕红,相互交织在一起,浓烈的色彩恣意流淌。落叶纷纷扬扬,水面一片通红,绚烂迷人。一踏入竹林,修竹万竿,顿感幽静。斑竹、粉竹、罗汉竹等品种过百,虽形态不一,但一律泛出雅韵。

转过树林,忽见楼群依山而建,高低错落,颇为壮观。进入“李白纪念馆”,迎面是范曾先生根据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创作的一幅瓷砖壁画。深谷万丈,苍松奇崛,呦呦鹿鸣,李白头戴斗笠,倚躺在石上,那种一吐郁闷之气、不向权贵低头的人格跃然画上。这里陈列了各种版本的《李太白全集》,还藏有李白手迹《上阳台》复制件,让我大开眼界。没想到诗仙不仅文采飞扬,书法也令人称道。我仿佛看到他挥毫泼墨,写下那些不朽诗篇的情景。

穿过松云居、叠翠楼,来到李白祠。祠中央摆放着一尊李白站像,有两米多高。李白昂首仰望天空,双手反背在身后,闲适自然,气宇轩昂。一双深邃的眼睛中,透出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非凡自信。

出李白祠,由回廊可达太白楼二楼。映入眼帘的是一尊楠木雕刻的李白坐像,这是根据李白《月下独酌·其一》诗意创作而成。李白左手后撑,右手执杯,头微微上扬,凝视前方,正月下酌酒。这若有所思的神态,透出的是忧国忧民情怀。背景则是《千古一秀采石矶》山水画卷。

走出太白楼回望,院门门额上蓝底金书“唐李公青莲祠”。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的太白楼,共三层,黑瓦红柱,飞檐翘角,溢彩流光。在葱茏的树木掩映下,更显古朴庄重,挺拔俊秀。据记载,太白楼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历经宋、元各朝的修葺和重建。明正统五年(1440年),工部右侍郎周枕命广济寺僧修惠于寺前建清风亭的同时,在寺前建谪仙楼,将太白像祭祀于楼上。清康熙元年,太平知府胡季瀛将其重建,易名为“太白楼”,又将神霄宫旁的李白祠移建于此,形成楼阁和璧的格局。咸丰年间毁于战火。现存的太白楼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

拾级而上,不大的燃犀亭上题有“江天一览”。长江的叉江从山脚流经,一巨石向江面倾斜,刻有“联壁台”字样。其实,联璧台原名舍身崖。明正德十四年(1519 年),刑部主事方豪与太平、池州、徽州、安庆四地知府“一部四府”官员联壁登台,共赏江景。因觉得原名不吉利,故改为联璧台。

联璧台又名捉月石。关于李白的死因一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一日皓月当空,李白酒后到此赏月,看见月亮的倒影,以为月亮落到水里,便纵身入江捞月。此时,从江中腾出一条神鱼,驮着诗仙飞向月空。相对于李白病逝的史实,仿佛“醉酒捉月,骑鲸升天”更符合诗人的浪漫特质,也符合人们的美好愿望。明月江风,诗仙逝去,平添了几分人文气息,也成就了赏月胜地。

抬眼望去,绝壁临江,水湍石奇,大自然鬼斧神工让人惊叹不已。亭台楼阁依山傍水,飞檐峭壁,雕梁画栋,琉璃熠熠,这便是三元洞。顺着石阶下到江边,石洞为上下两层,洞内有洞,洞内建阁,别有洞天。据载,清康熙年间僧人定如云游到此,见此地清幽绝俗,随即就洞筑室,供奉天、地、水三元神位,洞名由此而来。凭栏远眺,白云悠悠,江天一色,浪花拍打着岩石。正如李白所描绘:“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这惊涛声犹如战鼓雷动、战场厮杀。采石矶扼守长江天险,江防要冲,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发生在这里的著名战争达二十余次。

山路变得崎岖陡峭,也许要证明我们的虔诚,需攀登数十米之高才能见到“唐诗人李白衣冠冢”。相传李白失踪后,人们到处寻找,终于在联壁台找到了他的随身物品和漂浮在水面的衣袍,遂把衣物葬于此。牛渚矶是李白钟情之地,他曾多 次 到 此 ,或 徜 徉 江边、登临矶上,或泛舟江面、开怀畅饮,或月下怀想、吟诗高歌……

踏着石阶一步步攀登,脚下的落叶沙沙作响,仿佛每一块石、每一片叶,都在诉说着李白的轶事和才情。终于登上采石矶之巅,上面耸立着一座楼阁——三台阁,高约三十米,琉璃覆顶,飞檐翘角,气势恢宏。稍歇片刻,进得楼内,一口气登上五楼顶层。环顾四周,江山壮美,风光无限。每一面都有不同的景致:高楼林立,现代化城市景色尽收眼底;群峰连绵,层峦叠嶂;天门中断,碧水东流;长江浩荡奔涌,大桥飞架南北,船只穿梭往来,一派大江气象。李白笔下“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早已成了文化记忆。

天空寥廓,澄澈透明,旷达爽朗之感油然而生。回想一路登高,时而山势险峻、古迹众多,时而横江绝壁、风光绮丽,无怪乎采石矶居三矶之首,被誉为“千古一秀”。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4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