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1-0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拓“福”迎新年

    摘要:

  • 探寻宣纸千年的经典韵味

    摘要:层层叠叠的白,绵延无尽的白,百转千回的白。那白,像月色,像云朵,柔丽而典雅,饱含着无尽的神秘。一步步向前,一声声惊叹,跌进这片白的世界,惟觉奇幻,惟有沉醉。这是一座宣纸的宫殿,坐落于安徽泾县乌溪,是为

  • 系着乡愁的巢湖银鱼

    摘要:我没想到,父亲去世以后的十多年来,巢湖银鱼便成了我的乡愁。在记忆中,巢湖银鱼总是装在父亲脚步匆匆的行囊中,成为他回到江南的家里来必然要捎带的物品,再变成我们三个孩子抢着吃的美味佳肴——银鱼蒸鸡蛋。父亲

  • 精彩纷呈的犁桥水镇

    摘要:寒风冷彻骨,我和父母忍受着狂风肆虐,急忙裹紧衣领口,仍兴趣高涨地乘坐26路公交车赶往铜陵市犁桥水镇,感受集历史悠久的徽州建筑之精华,汇江南园林之神韵的江南水乡小镇。犁桥古名犁耙桥,结构独特,形似犁铧,

  • 你好,2025

    摘要:龙归大海,灵蛇将来。2025,岁在乙巳。乙巳是中国传统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其中“乙”是天干之一,属阴木;“巳”是地支之一,属阳火。根据纳音五行理论,乙巳年的纳音属性为“覆灯火”,也称为“佛灯火”。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彩纷呈的犁桥水镇

   期次:第8491期   作者:□李丹

寒风冷彻骨,我和父母忍受着狂风肆虐,急忙裹紧衣领口,仍兴趣高涨地乘坐26路公交车赶往铜陵市犁桥水镇,感受集历史悠久的徽州建筑之精华,汇江南园林之神韵的江南水乡小镇。

犁桥古名犁耙桥,结构独特,形似犁铧,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石桥。《铜陵县志》记载:“犁耙桥,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在仁丰中圩南,再兴圩北,跨大河居两镇间往来要冲,贡生查凤翔等倡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逐渐发展成为商业兴盛的水乡集镇,特别是在清朝初期,朝廷在这里设立了犁耙桥镇,并派驻了盐酒税监。

犁桥水镇得水之利,因桥而名。历史上此地因水陆交通便捷,商贾云集,百业兴旺,成为一方繁华之地。而今,水镇依然保留着浓郁的徽派特色,古建筑错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曲折,青砖黛瓦和马头墙鳞次栉比,古桥流水相映成趣,仿佛一幅动人的水墨画卷。水镇离不开桥和水,桥就像水流上的虹,水就像一首首流动的诗。以水系为骨,以古建筑为魂,以园林为韵,构筑了一幅幅动人的江南水乡画卷。景区内有 11 座桥,包括牡丹桥、舒溪官渡娘家桥、犁桥(犁耙桥)、龙门桥等。夜晚的犁桥水镇更是美得让人目不暇接,不经意间停下脚步,驻足欣赏。我最爱如诗如画且伴着仙气飘飘的画舫。

犁桥水镇每天都准时准点上演着丰富多彩的表演节目,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聚英台上的两副对联吸引我注意:“自古文武今时见,历代君王自此知”“鞭子打得响是能耐,鞭子打得准才是真功夫”。主持人的话音刚落,一位少林寺俗家弟子显露看家本领——民间绝技《钢筋锁喉》,只见他身穿淡黄色的武术套装,腰间系着绳子,先将汽车轮胎内部钢筋拉直横靠在脖子上,另一端被主持人搓着手、憋着气强硬拉着。大师先吸口气,脚步先轻盈后沉重,就在他慢慢地被一圈圈钢筋锁喉之际,双眼紧闭,皱着眉,脸部肌肉有力地抽动着并胀得通红,硬咬着牙导致两侧腮帮圆鼓鼓的,青筋暴起,双手却依然使劲不自觉地绕着圈。此时此刻,我回头看到观众们表情紧绷、嘴唇紧闭,接着就是雷鸣般的掌声且纷纷主动打赏。他双手拽着钢筋吊卡着脖子最终又反绕回去。

远远的对面处,匠人们舀起一碗铁水抛向空中,一颗颗耀眼的铁花犹如飘落在人间的天使,夹杂着“当当”声浪漫得如同天女散花般在空中跳着探戈,火花四射,一朵朵金黄的色彩就像秋天桂花树上的一朵朵飘香的金桂,简直可以跟绚烂的烟花相媲美。在经历极尽的流光溢彩后,便正对着我们在空中飞快地画着圈炫出最美的模样,最后以抛物线形式慢慢地轻盈盈地洒向那仙雾缭绕的方塘里,给我们眼前一种相当大的冲击力,瞬间的璀璨却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永恒。一场短暂又难忘的中国式浪漫打铁花,在神奇的时刻,让我忘却了一切烦恼,沉浸在美的世界里。

原本的犁桥水镇就古色古香,重修后更显韵味。如今铜陵这座“以铜闻名”的老工业城市,拥有了“休闲铜都”的“新名片”,打造一种薄雾缥缈、山水如黛、田园如画、如梦如幻的特色江南水乡小镇。各种精彩纷呈的节目每天轮番上演,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使得原本宁静婉约的古镇立马变得热闹非凡。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