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1-1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冰天雪地舞起来

    摘要:

  • “让”的境界

    摘要:《字汇》称,“先人后己谓之让”。《左传》载,“让,德之基也。”将“让”视作一种高尚的情操。《史记》中记述了泰伯“让”的故事,说的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生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季历有子即是

  • 合肥药谷:健康蝶舞的创新绿洲

    摘要:走进位于江淮运河之滨的合肥药谷的那日,冬日已掀开它浅黄的册页。车抵北门,刚下车,迎面矗立的合肥药谷几个大字便黏住了我的视线。刹那间,我脑海中一下子关联到一个词,名曰硅谷,进而联想到,但凡能在名称上加上

  • 腊八是新年的序章

    摘要:“腊八,祭灶,新年来到……”时间像母亲喂养的家禽,循着她的呼唤声,井然有序地冲进院落。腊八,就是门槛上那纵身一跃。没了农活的围堵,母亲终于能从容地大显身手——熬腊八粥。“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 芜湖的十里江湾

    摘要:浩浩长江东流入皖,在青弋江、漳河入江口之间折转向北,形成一个十多公里长的江湾。这条从澛港大桥起一直到弋矶山医院的滨江长廊华丽蝶变,跃然成为芜湖市靓丽的城市新名片。芜湖古有“江东名邑”之誉,明代中后期是

放大 缩小 默认

芜湖的十里江湾

   期次:第8496期   作者:□方华

浩浩长江东流入皖,在青弋江、漳河入江口之间折转向北,形成一 个 十 多 公 里 长 的 江湾。这条从澛港大桥起一直到弋矶山医院的滨江长廊华丽蝶变,跃然成为芜湖市靓丽的城市新名片。

芜湖古有“江东名邑”之誉,明代中后期是著名的浆染业中心,近代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十里江湾”所在地,千百年来就是芜湖的商业繁华之处;是一处让你零距离接触长江、亲近长江的地方,让你在领略这座城市物质和精神风貌的同时,了解和感受这座城市的灵魂。

从芜湖港旅游码头沿江南行,走过英商太古轮船公司旧址,在温润 江 风 的 揽 拥 下 来 到“十里江湾”的核心区域滨江公园。

滨江公园是由旅游码头广场、老海关楼、滨江特色商业走廊、吉和广场、中江塔公园在内的 5 大景观区组成的一条长达 2 公里的滨江风景带。

在公园广场处,触目一组“芜湖米市”雕塑群,让我们在目光流连中阅读了一个城市悠远的商业记忆。这方沿江之地,曾经米号林立、会馆遍布,著名的钦差府、潮州会馆、广肇公所等都坐落附近,东方情调流韵在市衢街巷间。

江风扑面,敞襟开怀。芜湖是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城市。曾经的租界在滨江公园处,有江南“小巴黎圣母院”之誉的鹤儿山上的天主教堂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至今依然完好如初,加上附近的安徽省第一座开埠老海关、英国领事馆旧址等建筑,让“十里江湾”又洋溢出别样的欧陆风情。

滨江公园沿江一直向南延展,一边极目楚天舒,一边观造型各异的现代建筑以独有的姿态丈量着一个城市的高度。在左顾右盼、目不暇接之际,浩浩江水横亘,青弋江与长江的交汇口豁然眼前。

以古老的中江塔为标,以几百米远处的镜湖为LO?GO的镜湖文化从这里注入长江文化,不断开阔着芜湖的视野,赋予“十里江湾”兼容并蓄、面向未来的胸襟。也完美诠释了“把长江引入城市,把城市推向长江”的开放理念。

沿青弋江东西走向的“十里长街”与南北蜿蜒的“十里江湾”在青弋江口相连,这条建于元末明初的老街,曾是芜湖的商业集中区,是皖东南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也是徽商走向全国的一处要地。旧时期,曾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作中国唯一的“自由贸易市场”。

“大河澎湃小河姣,际会双流在楚皋。共映夕阳荣宝塔,独擎彩笔绘今朝。”如果说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的中江塔是旧日芜湖的标志;那么跨越青弋江的临江桥南端的临江塔,则是现代芜湖的象征。

临江桥为单塔斜拉索桥,桥塔呈鱼的形状,高达73.5米,设观光平台。这座寓意“鱼米之乡”的桥塔设计别具创意,极富特色。

临江桥临近吉和广场和芜湖市中心中山路步行街,这里,承续着一个滨江之城的昌盛与繁华。夜色降临,充满现代感的鱼桥 LED 彩灯与古老的中江塔灯火隔江相映、旖旎变幻,鳞次栉比的高楼和商业步行街灯光璀璨、霓虹闪烁。这些五光十色、跳跃闪烁的灯火倒映在波光潋滟的江面,构成“十里江湾”最炫丽的一幅美景,让芜湖成为一座不夜城。

沿临江桥跨过青弋江后,“十里江湾”继续向南,进入旧称“河南”的城南板块。包含临江桥在内的几座大桥将城北、城南两个商圈融为一体,拓展着城市发展的空间,也描绘着“十里江湾”更加美丽夺目的新篇章。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