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将近,淮北矿业集团铁运处临涣车务段的货运员叶世乐,步伐矫健地穿梭在铁路线上,细心检查车门、统计运量,浑身散发着勃勃生机。这份干劲,不仅源于他刚刚荣获“煤炭行业技术能手”的称号,还得益于铁运处新年推出的《首席专家、技术专家管理办法》,它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吹拂着每一位职工的心田,树立了“创新、能力、贡献”的鲜明导向。
在这片热土上,人才不再是“天花板”下的困兽,而是拥有了广阔的翱翔天空。首席专家、技术专家的评选,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技能与荣耀,让每一位技高一筹的人才都能“薪高一档”,享受着汗水浇灌的甜美果实。
5+3通道,让人才“名利双收”
“过去,有的职工虽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但在 40 岁左右,就到达自己职业的天花板,一眼望得到头。”该处党组织负责人说,处里一直在探索如何避免人才“躺平”现象的出现。
为了让人才队伍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该处在机务、车务、工务、电务、车辆5个铁路主体专业中进行选拔,增加了首席专家、一级技术专家、二级技术专家3个评聘层级,开辟“5+3”发展通道。
不同专家层级均设有准入条件和聘期目标,即“门槛”和“任务”。其中,首席专家着重评价人才引领团队发展、在推进“四化”建设中攻坚技术难题、国家发明专利转化应用等情况;技术专家着重评价人才绝技绝活、专业技能水平、创新能力等情况,在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员工中选拔。
该处制定了配套的薪酬奖励制度——首席专家每人每月发放人才津贴2000元;一级技术专家每人每月发放人才津贴1500元;二级技术专家每人每月发放人才津贴1000元。
为了激励首席专家、技术专家在各自岗位上履职尽责,创新创效,该处采取定量与定性、年度与月度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从职责任务完成、工作业绩、技术创新、组织评定四个方面进行百分制考核,两年为一个聘期,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定性评价,决定是否续聘。通过建立考核聘任机制,真正使业绩突出的有荣誉,业绩一般的有压力,业绩较差的有危机,让人才始终处于进取状态。
点燃职工创新热情
在孙疃码头卸煤现场,改造后的叶轮给煤机无线控制系统受到职工的好评。
职工周宗峰使用无线开关模拟量模块配置无线发送接收端,实现给煤机启停、左右行走及运行频率无线控制,省去易损控制电缆及信号电缆的使用,实现了给煤机控制系统的无线控制。“胶带机托辊更换装置的研制”项目,将原本需要4-5人才能完成的胶带机托辊更换作业缩短至1人即可轻松完成。
周宗峰说:“处里为首席专家、技术专家建立了相关的薪酬分配等激励措施,为各类人才开辟了新赛道,让他们有了新的职业规划。”
湖集中心站王曼在全国煤炭行业铁路技能大赛中获得货运员赛项个人一等奖后,听闻新办法的出台,干劲更足了。
近年来,该处常态化开展管理、技术、技能三支人才队伍评价、择优升级等工作,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先后打通了班组长晋升科段长、技能岗聘任主管技术员、班组长聘任管技岗、技能岗聘任管技岗等通道。如今《首席专家、技术专家管理办法》的出台,彻底打通了专业技能人员成长成才的堵点,促进优秀人才成长环境加速形成。
目前,该处正在筹备第一批首席专家、技能专家评聘工作。“我们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原则,第一批首席专家、技术专家率先在班组长和技能员工中评选,真正把那些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该处党组织负责人介绍。(张艳 本报记者 胡潇)